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范婷
4月份以来,市建筑企业协会诉源治理工作站通过特邀调解制度,诉前调解当庭给付案件20余件,一次次的握手言和,蹚出了一条诉源治理的新路子。
纠纷之于社会,如同病恙之于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群众法治意识增强,大量矛盾纠纷涌入司法渠道,诉讼案件量逐年上升。而政法专项编制数偏少,存在案多人少问题,政法系统超负荷工作成常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案件办理质量与效率。近3年来,市人民法院共计受理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案件679件,审结619件。可见,仅仅通过裁判的方式已难以实现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
诉源治理对减少和化解施工企业合同纠纷、保护建筑施工企业权益、维护建筑市场经济秩序、不断提升建筑行业法律服务能力、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将发挥积极的作用。3月30日,宁乡市建筑企业协会诉源治理工作站应运而生。
近日,记者走进诉源治理工作站,看到门口墙上显眼处挂着市人民法院调节平台的电子屏,滚动显示着在线调解员的简介和其擅长的领域。宽敞明亮的调解室内,“调百姓之难,解企业之忧”“万事和为贵,有理让三分”的宣传标语分外醒目。
“当事人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纠纷,不仅希望得到法律上的结果,更注重纠纷快速化解、实质性化解。来到我们这里,基本上大家都明确了不以出庭诉讼为目的,解决问题才是最大的诉求。”市建筑企业协会会长潘继斌介绍,工作站邀请素质过硬、经验丰富、品行良好的市住建局工作人员和律师作为特邀调解员,经市人民法院登记备案后录入调解平台“云上法庭”。每一次调解,市人民法院工作人员都将通过“云上法庭”实时观看与记录,确保每一次调解合法合规并具有法律效应。
4月初,某住宅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宁乡两家建设工程公司在工程项目承包过程中引发的混凝土买卖合同纠纷诉至市人民法院,两案涉案金额达130万余元。立案窗口收案后,将案件分流至诉源治理工作站进行诉前调解。4月25日,在调解员的细心调解下,两个案件均就还款达成一致,约定在端午节前一次性付清欠款。原告公司和两家被告公司通过人民调解平台分别签订了调解协议,成功把纠纷化解在源头。
截至7月底,该诉源治理工作站共计调解工程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等案件27件,已成功化解纠纷14件。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