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辉在狱中写给亲友的信激励着后人。
一张珍贵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文/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娉 图/何华龙
烈士档案
胡辉(1899年-1927年)又名汉英,青山桥镇龙基村栗塘冲人(今青山桥镇青山社区),中国共产党宁乡县第一个支部(代号“宁觉”)书记,1926年任宁乡农民协会秘书,1927年11月3日被杀害于县城驿马坪,时年28岁。
1925年的春天,中共宁乡第一个党支部在甲种师范学校成立,一位26岁的年轻小伙子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他就是胡辉。这个农村伢子,从小就好读书,在学校接触到了先进思想,并受到进步老师的影响,走上了革命道路。在他短暂的革命生涯中,为宁乡党组织的成立和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呢?今天的《红色宁乡英烈谱》一起去了解胡辉短暂而壮丽的一生。
(一)
远处青山如黛、竹林摇曳,近处水田连片,村居错落有致,蜿蜒的小路一直延伸到竹林深处,这里是胡辉的出生地——青山桥镇青山社区栗塘冲。1899年12月胡辉出生在一户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家里有兄弟姐妹7个。父亲虽然是个精于治家的能手,但是总认为读书当官,不如种田发家。
“我的伯爷爷都没读过书,均在家里种田。太公本来不准备送我爷爷读书的,但是周边的邻居都来劝太公,说孩子这么勤奋上进,要送他去读点书。”胡辉孙子胡晴初说。
胡辉父亲虽然答应送他上学读书,但每天放学回家,总要给他安排点活干,不是看牛就是扯草,晚上更不许点灯耗油。然而父亲的严格管教,并没有影响他勤勉好学的性格。1916年,年满17岁的胡辉,终于说服父亲,送他到宁乡“洋学堂”云山学校读书,在这里接触到了新思想,他的学业和思想都进步很快。学习到新思想的胡辉每次放假回家都会把这些灌输给自己的兄弟姐妹。胡晴初回忆说,“那时候,我姑奶奶她们裹脚,爷爷放假回家就把她们裹脚布拆掉,他说以后要劳动,不能够裹脚,打破她们的旧思想。”
1922年,胡辉的父亲因病去世,他用分得的家财继续求学。1923年,胡辉入读甲种师范学校(以下简称甲师)。宁乡市政协文史调研员陶子林介绍:“那个时候在甲师教书的老师都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都是进步老师,包括许抱凡、陈章甫、梅冶成等等。特别是梅冶成与胡辉是同乡人,都是青山桥人,所以说这些老师对他的影响比较大。”
在甲师读书期间,学习勤奋、思想活跃的胡辉,被推选为学生自治会会长,领导学校学生宣传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1924年在纪念马克思诞生106周年时,胡辉还组织了一次学术讲演会。讲演会的主力军是胡辉等五位学生和两位老师,讲演的内容相当丰富,当时在甲师任教的谢觉哉,曾用飞飞的笔名,在《湘报》上发表了一篇《宁乡甲种师范开马克思纪念讲演会》的文章,报道了此次活动的盛况。通过报道活动,讲演会在全市范围内引起了良好的反响。而胡辉的思想觉悟和活动能力也因此得到了何叔衡的赏识,1924年冬天,胡辉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全省学生代表大会,随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何叔衡通过了解后发现胡辉的思想比较进步,人也很聪明,何叔衡认为他很有发展前途,所以在长沙的时候,何叔衡就介绍胡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陶子林说。
(二)
胡辉从长沙回来以后,和同学一起利用假期回乡办农民夜校,发展农民协会骨干,为后期县农民协会成立和党组织发展奠定了基础。陶子林说,“胡辉回乡主要是进行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老百姓交流。并在当地办平民夜校,免费教农民识字传授文化知识,同时也把先进思想传播给当地群众。”
在宣传先进思想的同时,胡辉着手发展党员,为宁乡党组织的成立储备力量。在甲师学习期间,胡辉发展了7位共产党员。1925年春天,按照上级指示组建中共宁乡第一个党支部——“宁觉”支部,时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书记的李维汉指定胡辉为“宁觉”支部书记,兼任共产主义青年团宁乡支部书记。“宁觉”支部是宁乡的第一个党组织,有14名党员,其中11名党员在成立时宣誓入党成为党组织成立后的第一批党员,这部分人他们后来都是革命的坚强力量、社会的精英,为后来推动宁乡革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陶子林说。
“宁觉”支部成立后,胡辉发动党员经常奔走于各地农村,不断发展党组织,到1925年底,“宁觉”支部在全县建立了十多个党小组,秘密农民协会也逐步组建起来。1926年7月,宁乡农民协会成立,胡辉任农协秘书,随后他以农民代表身份到长沙参加全省第二次工农代表大会,当选为农民参加北伐战争事实调查委员会的三名委员之一,会后胡辉调到省农协工作。
然而,1927年“马日事变”爆发后,宁乡工农运动转入低潮,工农革命武装撤退到沩山一带,情况十分危急。随即,胡辉奉命回宁乡执行任务,路过县城时,被劣绅胡朔冈撞见,并带来反动军包围了他所住的客栈,胡辉不幸被捕。“被捕以后,各级党组织发动多方力量进行了多次营救,开明人员联名具保,但是无济于事。”陶子林说。
胡辉在监狱里,抱定必死的决心,曾在亲友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斗争是胡残酷的,推翻旧的不合理的制度是要流血的,此次被捕自然有死无生,为革命流最后一滴血,死而无憾,望继吾志,坚持不懈斗争,完成革命事业。”1927年11月3日,反动军以“共产党巨头”的罪名,将他杀害于县城驿马坪,时年二十八岁。
穿越百年历史时空,探寻烈士足迹,往事依依,峥嵘岁月令人激动,更催人奋进。如今,站在建党10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烈士后代将继续秉承初心,砥砺前行。“我时刻以先辈的遗志来激励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村干部,要牢记初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胡辉曾孙女、青山社区干部胡孟娥说。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