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宁乡经开区。邓兴 摄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段华良 通讯员 隋擎柱 邓婷
七月的宁乡经开区,热浪滚滚,污染防治攻坚战鏖战正酣——
鸟在鸣叫,洒水车“唱着歌”开过了街道,雾炮车穿行在大街小巷;机器轰鸣,一台不符合要求的挖掘机被责令离开低排区内的工地;厂房内,一台燃气锅炉刚完成低氮改造,开始“工作”;印刷厂内,智能电表正“紧盯”着排污设备的“一举一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保护永远在路上。近年来,宁乡经开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全力呵护生态底色。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了蓝天常驻碧水长流,宁乡经开区坚定依法治污,牢固树立法治思维,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保护,用法治力量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常态治污,重点在源头上把关、在问题治理上下功夫、在管理效能上求突破,对于不符合环保政策的项目坚决不要,对存在的环境问题从严限时解决。严格实施“六控十严禁”,即控尘、控车、控排、控烧、控油、控煤,严禁非法倾倒、严禁工地黄土裸露、严禁燃烧散煤、严禁露天烧烤、严禁高排放车辆进园区等,全面落实工地扬尘防控“8个100%”新标准,对餐饮门店安装油烟净化设备,推广新能源车使用,整治涉VOCs企业,推动油气三级回收等。
同时,宁乡经开区对照市委、市政府城市管理提标年工作行动方案,召集各责任部门召开了宁乡经开区城市管理提标年建设工作会议、宁乡经开区围挡整治工作推进会、机动车有序停放现场工作推进会等专题会议进行学习、动员并开展了实地调研,按照行动方案要求推进相关工作。建立健全24小时监控体系,全力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严明责任体系,构建环境保护齐抓共管大格局,全面开创园区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
持续发力,纵深挺进
宁乡经开区成立于1998年,2010年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主体园区规划控制面积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托管宁乡国家农业科技园、宁乡金玉工业园。园区先后荣获国家绿色园区、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湖南省家电特色产业园、湖南省食品加工特色产业园、湖南省十大“平安园区”示范单位等荣誉。该园区坐拥丰厚的生态文化资源。奔流不息的沩江赋予了她清新灵动的生态环境。如何让园区的天更蓝、水更碧、空气更清新、生活更宜居。
生态所思,责任所负,情怀所系。宁乡经开区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有力有效的措施,推动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3月15日,宁乡经开区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2021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长沙市委决策部署,坚决守好政治底线,全力打好依法治污、常态治污等组合拳,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擦亮护好国家绿色园区这块“金字招牌”。
号角吹响,污染防治攻坚战正向纵深挺进!
随着治理深入推进,PM2.5和臭氧两大主要污染物成为治理重点,宁乡经开区聘请第三方服务公司,结合空气质量预报信息和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研判,每周分析研判下周空气质量走势及管控建议。
同时,为减少VOCs前体物及颗粒物的排放,宁乡经开区加强工地巡查,对冒黑烟非道路移动机械开展尾气检测,依法依规进行处罚,持续做好编码登记工作,并对全区所有汽车4S店的打磨车间进行细致检查、整改,进一步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
今年以来,宁乡经开区督促20余家新开餐饮门店的油烟净化设备安装和餐厨垃圾投桶工作,并统一纳入台账管理;对园区110余家企业食堂、80余家餐饮门店,进行日常巡查和随机抽查;对门店安全用气、餐厨垃圾回收、油烟净化器使用、垃圾分类落实等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对相关违法行为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60余份。
“五一”期间,宁乡经开区环保分局对重点涉气企业开展大排查工作,会同第三方检测公司对加加集团、聚美和、火辣辣食品、城市东家、通用铸钢等企业排放的气体进行现场检测。
创新路径,科学治理
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过程中,宁乡经开区创新治理路径。率先执行“双月讲评机制”,细化、量化、具体化各项考核指标,健全了考核申诉机制,做到了考核公开、公平、公正。
向科技“借力”,对污染“贴身盯防”。宁乡经开区建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可进行颗粒物组分及来源、臭氧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颗粒物垂直分布、外来源传输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可为大气环境保护、区域联防联控、重污染预警、环境污染应急防范等管理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今年以来,宁乡经开区对园区内所有在建工地项目实施动态监控,区规划建设管理局组织人员每日在项目工地上驻点,督促工地严格按照“文明施工”及蓝天保卫战“八个百分之百”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区蓝天办不定期开展督巡查工作,对不按上述规定施工的项目进行严格处罚;严格按照宁乡市蓝天保卫战的相关工作要求,在每月的6日、16日、26日,对园区各项目工地扬尘治理的情况开展“三级执法、两级巡查”工作,全力确保扬尘整治工作落实到位;坚持大气污染防治不放松,严格整治道路扬尘,查处7例运输途中“滴、洒、漏”案件。严控施工工地未对进出路及车场车辆进行冲洗或向路面排放泥浆水行为,办理6例行政处罚案件。同时,组织物业公司使用车载式大型雾炮机对辖区内所有道路开展喷洒降尘。
不仅如此,该区通过采用雷达扫描,走航监测、便携式六参仪、无人机、专业技术人员排查等方式,精准溯源,分行业、分类别建立污染源台账,实施靶向治理。
天上有眼,地上有网,中间有人。宁乡经开区按照《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流域排口长效治理工作方案》的文件要求,组织区环保分局、区规划建设管理局、区蓝天办及巡管等多部门持续对园区各流域排口开展日常巡查与监测工作;对龙骨坝、白玉河、六十里长冲河采取“每日一巡查,一月一采样”;聘请了第三方服务公司对巡查难以涉及到的沟渠采取无人机定点巡查,精准锁定污染源;利用“五一”假期时间,对重点涉水企业开展了大排查工作,对聚美和、中伟新能源、雅城新材料等相关企业的排污井水质开展了抽样检测,确保达标排放。
同时,该区组织区蓝天办、区城管分局等部门对园区内所有盗砂点、工地和重点区域开展全天候常态化的巡查。今年以来,未发现非法盗砂、洗砂、制砂的现象。
多措并举,攻克难点
某餐饮店油烟排放超标;小区车库油漆异味扰民……接到反馈的问题,宁乡经开区突出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加快补短板、强弱项,集中力量攻克难点,通过适时通报督查、督办进程,发挥“督”的功效。同时,强化治污不力问责制度,对整改不到位的、敷衍了事的,问责求效,以立说立行的坚定行动,高质量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解决群众诉求,刻不容缓。宁乡经开区紧抓问题整改,快办、快结,切实做到边督边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对一些关键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诚然,整治整改并非是“一阵风”,既要有及时回应,还要有“下回分解”,防止老问题反弹、新问题出现。特别是针对日常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短板漏洞,宁乡经开区全力开展“十大”专项整治行动,为特护期污染防治和全年空气质量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问题在解决,环境在变好。按照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宁乡经开区严格开展裸露黄土复绿工作的落实,督促各项目工地对各自区域内的裸土进行复绿。督促在建项目工地对裸土区域进行无纺布覆盖;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对园区发展路、永佳东路进行绿化补植,修复1800多平方米绿地;对檀金路绿化进行补植,已补植新增近1万平方米绿地,实施复绿自城市提标年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园区已完成裸土覆盖、新增绿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
一手铁腕,一手柔情。宁乡经开区积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和监管方式,建立和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通过采取“提前介入、主动上门、全程指导、跟踪服务”、“绿色审批通道”、差别化监管、非现场执法等工作方式,积极支持相关行业企业复工复产。
此外,积极优化执法方式,不断提升执法效能,梳理“六类”符合条件的正面清单企业,对正面清单前五类企业免于现场执法;实施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制,对存在轻微违法行为且及时改正的4家企业减免处罚,用心用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宁乡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稳打稳扎,久久为功,共同奋斗,驰而不息,让园区更加美丽动人!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