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蓉
“稼穑不易,民生多艰。”中国有着辽阔的疆域和勤劳的人民,回望泱泱华夏的5000年历史,时代在不断变化,文化在不断更迭,但节俭一直是古往今来万众所崇尚之美德。
节俭是回首过去而不舍粟粒。节俭是华夏大地所形成的中华特色文化,不论是商代大臣伊尹嘱咐太甲的“慎乃俭德,惟怀永图”而保持节俭;还是西周周公教育周成王后,周成王对臣民们教导的“位不期骄,禄不期移。恭俭惟德”而推崇节俭;或是易经中所讲“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而享受节俭……历史王朝相继更替,但节俭一直被流传而成中华特色美德。回首过往五千年,唯节俭乃世之长存,道之长传。作为当代新青年,我们更应向先人学习节俭这一美德,而不断将其传承与发扬,使节俭成为民族鲜明特征,而使民族不断复兴,国家不断富强。
节俭是立足当下而不忘根本。“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但传统美德仍是基础与保证。在传承节俭美德中,无数人作出贡献。“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世世代代在田垄中辛勤耕作,一直期待春华秋实;深知“粒粒皆辛苦”的基层群众,虽大多已走向富裕,但仍坚持“光盘行动”;“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的脱贫攻坚团队,积极推动贫困地区发展,更是不忘节俭……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又一群人,投身实践,服务人民,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维护了社会秩序稳定。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立足当代发展,坚守节俭美德,决不浪费粮食,不过度购买,真正成为节俭达人!
节俭是放眼未来而不断推崇。展望未来,“物阜民丰,万世太平”的热切希望、“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美好憧憬是目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深沉情怀、“欲平天下之事”的豪迈壮言是结果。人生在俭,不节何获?我们要不断投身于学习,不断致力于发展,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保障粮食安全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发扬节俭美德而施展自己的才能,从而使中华民族富而能强,强而能久!
节俭是美德,传承是基础。我们要坚决抵制各种浪费行为,坚持进行“光盘行动”,不论过去、当下还是未来,我们都应做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火炬手,使节俭传至每个地方,每个人心里而继续发扬,让节俭的猎猎红光,在中华大地愈燃愈烈!节俭,乃国之根本,家之基石。家国求富,不节何久!让我们共赢中国节俭新时代,共圆中华民族复兴梦!
(作者系宁乡十三中1821班学生,指导老师:汤友明)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