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致敬经典 聚焦倍增(5)罗美元:经营人心的完美秘诀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2021-06-17 10:00:18
—分享—

罗美元在车间与语言不便的员工作技术交流。

罗美元与"三不忘书屋“书法班的部分学员祝福新春。

【人物名片】

梅开百花先,不争百花艳。她,就像冬天的一树红梅,不畏苦寒,以坚毅和勇敢,悄然在服装界绽放出傲然的丰姿。

她,更像时间长河里的一汪静水,利万物而不争,以厚德而载物,用情感留人、事业兴人的实践,创造了忘不了公司38年稳健发展的传奇。如今,在企业完成二代传承后,又用公益的情感去彰显忘不了人的心境,坚持人才兴业,推动着企业、产业和当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她,就是罗美元,一位创业38年并成功开启二代传承的创业者,一位从“乡里裁缝”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巾帼创业带头人的杰出女企业家。她,是我们心中“知心的美姐”“贴心的美姑”“热心的美娭”!

□特约撰稿人 蔡力强

寒冬腊月,南方是湿冷的。

北风卷着飘飘洒洒的雪花、还夹着丝丝细雨,满天飞舞,给人阵阵寒意。

湖南忘不了“三不忘”书屋的窗外梅树上,星星点点冒出一些梅花,或含苞待放,或笑对雨雪,彰显高洁坚强的品格。

书屋里,翰墨飘香,笑声朗朗。来自少年书法班、成年书法班的学员,将这一年的功力,挥毫在“福”字、挥洒在春联上,寄语牛转乾坤、牛气冲天,一洗鼠岁春天的阴霾,迎接牛年春节且“带福回家”。

她,目光凝视在宣纸上,继而提笔写下“幸福”二字的条幅,并加注“平安是金 健康是福”。思索少许,露出一种甜蜜的微笑。看得出来,她对自己这一年的书法练笔很满意。她,请大家依次在自已作品上签名,她要以此珍藏这一年办学的收获和喜悦。“啊!真美”“美姐,您真行!”“美姑,您好棒!”“美娭,您好美!”“美”如其名,“美”如其人。“美”,饱含了她创业路上的执着,“美”,饱含了她为人处世的哲理。

此时,我望着她和她身边的这波人,连想起窗外的景色,梅开百花先,不争百花艳。她就像那树红梅,不仅以情感留人、事业兴人托起了忘不了的事业,而且用情系教育、关爱儿童营造事业传承。我想起了伟人诗篇“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心境之美,令人敬佩。眼前这一情景,引发了我23年来许许多多的回忆:她那“十佳贤达”的荣誉,从文化的层面,诠释了她事业成功的基因。理解了她为何心系教育,为什么要把忘不了园区办成德孝文化践行基地的心智。

她,就是罗美元。一位创业38年并成功开启二代传承的创业者,一位从“乡里裁缝”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巾帼创业带头人的杰出女企业家。

不忘初心,乐善好施。如今,她又用心智和汗水,去践行德孝文化的传承,以厚实忘不了品牌的真情内涵,增强企业的软实力。

知心的美姐

去年秋天,罗美元邀当年创业的姐妹去张家界旅游,可把这群已达花甲、并已退休的奶奶们乐坏了。大家一起上天门山、游宝峰湖、看将军列阵、听金鞭溪响;一起心手相牵,造型合影;一起在山洞呼唤,听山音回荡。“美姐,美姐”的称谓与那嘻嘻哈哈的笑声回响在山中,开心的笑脸如同山花灿烂。几十年的朝夕相处,她们如同手足,习惯称罗美元为“美姐”,不是因年龄,不是因老板关系,而是罗美元对大家的悉心照顾,成为了大家工作与生活中的主心骨。

在这一行人中,杨满珍与罗美元相处的时间最长。早在1976年就与罗美元同在乔口服装厂共事,当时两个人正值花样年华。罗美华1989年回家乡续办企业后,杨满珍便从乔口追随而来,直到2013年退休,在忘不了工作了整整29年,与罗美元和谐共事达37年。回忆相识相知的日子,杨满珍十分感谢。从她的内心深处,有三件事让杨满珍泪忆。一是在乔口服装厂时的往事。年轻人喜欢一起玩耍,下班后经常东家进西家出。有一天,姐妹们一起去杨满珍家玩,一同嬉闹,一起做饭,玩得尽兴。晚上,罗美元住在杨满珍家的一间厢房里。农村的夏日,没有如今的纱窗,又没有昔日的蚊账,不遭蚊叮虫咬才怪。第二天早上,罗姐指着昨晚蚊子咬的那些坨说:“这是你送给我的厚礼哟!”两个人笑在一起,而杨满珍的笑中,有一丝难为情。等到工厂发工资,罗美元买了一张蚊账送到杨满珍家,让她家人不知说什么好。二是买社保的事。1998年,公司开始为员工购买社保时。按照必须买满十五年才能享受退休待遇的政策,杨满珍因为年龄偏大,距退休法定年龄已小于十五年的距离,要么补缴前面几年,要么推后几年退休。正当她为此事为难时,罗美元为她办好提前几年购买的手续并已缴费。“我感谢美姐的体谅,但手上没有那一笔补缴钱,向她表示算我的借支,从我工资中扣。”美姐很干脆地说:“借什么借,您与我一起创业这么多年,这是应该享有的福利。”三是杨满珍退休时,公司为她召开了退休欢送会,会后,罗美元夫妇与高层干部一起把她送到乔口的家中。

刘波曾经是当地的一名裁缝师傅,从1995年入职忘不了到2017年9月退休,一直在生产一线辛勤工作,还被评为宁乡县劳动模范。她对罗美元的印记是:“美姐关心员工,对员工的家境十分熟悉,帮扶总是那么及时应点。”因为,1996年上半年,刘波的小儿子得了白血病,罗美元为她寻医求药,给她资金帮助,尽管小儿子夭折,但美姐的情谊令她终身难忘。

罗元珍是罗美元的大妹妹,她曾经写了篇《我的小姐姐》的文章,表述姐妹情深,述说美姐教自己学缝纫、裁剪技能的往事。感激美姐对她与她家的关心。妹夫洪和平在圣得西工作,经常出差,妹妹罗元珍在忘不了公司工作,一直负责生产管理,每天起早摸黑,任劳任怨。美姐欣慰有这样一个得力的妹妹,让生产井井有条。创业之初,罗美元经常出差在外,只要在家,自然隔三差五来妹妹家,1994年8月的一天,罗元珍的丈夫出差回来,感觉心痛,便请乡里的医生来家诊治,并在家打吊针。罗元珍送走医生,一边忙家务,一边照顾丈夫。过了一会,“听说和平回来了,几天没看见他。”人还没进门,罗美元的声音已传到屋里。等待罗美元来到妹夫床前时,连呼待推,罗美元不见妹夫回音。罗元珍刚只去给在家搞装修的师傅送杯茶水功夫,就出现这幕场景,吓得她一身冷汗。办事果断的罗美元拔掉妹夫吊水,一边吆喝一边推单车,姐妹一起把病人送到医院,两个小时的抢救,洪和平才苏醒过来,罗元珍好不容易透过气来。

如果说这种关爱只是对亲人、对技工、对至友的爱。那么,对素不相识之人的情,则更有深意。

2002年春节前,罗美元收到一封来自重庆市秀山县张秀连的来信,她亲自回信又不见回音,因春节临近,罗美元担心远在千里外的湖南老乡如何过年,才把情况告诉我,从来信中看出,张秀连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嫁给了正在部队服役的老表。秀山是个穷山僻壤,交通十分不便,经济相对贫困,丈夫复员回乡没几年就离世,丢下孤儿寡母4人,儿子已18岁,两个女儿在上学,眼看春节临近,一愁家中只剩下60斤谷种,早已只能一天两顿稀饭充饥,二愁眼看学校开学,学费无着落。她回娘家治病从《湖南统一战线》杂志看到罗美元的报道,便写信借200元钱买两头小猪来养……最后,经过宁乡、秀山两县人大常委会的联系,并派人爬山涉水才找到张秀连。罗美元赶在年前送去1000元慰问金,并请她儿子过完春节后,能在正月初八来宁乡工作,用在忘不了的就业解决脱贫。正月初八,张秀连的儿子什么行装也没带来到了忘不了,罗美元为其安排了衣服、被子和日常用品,安排师傅教技术。我与罗元珍也就多了一份“做事要教,吃饭要请”的任务。因为,这个孩子还习惯不吃中饭,不与人交往。

陈元,如今已早是掌管公司千人食宿的事务长。别看她如今春光满面,满日忙碌在岗位,整日陪伴在罗美元身边,已变成罗美元的“生活顾问”,连春节也只回家陪母亲吃顿饭。追寻她来忘不了公司时的情景,她尽管会泪流满面,但她会说:“这辈子有幸拥有美姐,下辈子还想和她在一起。”因为,罗美元可以说是为陈元开启的幸福之门。

1992年,陈元这个“大字不认得,小字密密黑”的农村妇女,因丈夫的粗暴过着十分痛苦的婚姻生活。她要离婚,丈夫不肯,便上长沙、岳阳给别人家做保姆。不识字,不会做菜的她,所赚的工资甚少。别看她1.62米的身高,当时才78斤,如同一根电线杆,只是“挂了”一身衣。无助中,罗美元夫妇收留了她,并劝说她前夫解除了痛苦的婚姻。什么技能都缺失的陈元,倒是十分勤劳,在给罗美元带管女儿外,在公司旁的空地开出了一片菜地,种上了蔬菜。罗美元夫妇教她烧菜煮饭,并买了一台计算器教她算账、计账,一步一步成长成熟,成就了今天的陈元。在陈元的记忆深处:是美姐不嫌弃我,接纳我,培养我,才有了幸福的成长。1995年,经别人介绍,陈元与唐拥军结婚。美姐接纳了没有什么专长的唐拥军,让她俩口子在公司工作,在公司安家,才有了幸福的港湾;1999年正月20日凌晨,罗美元接到陈元生小孩的喜讯,便赶早起来进城买来一大堆小孩服装,以及陈元坐月需要的物资送到陈元娘家。回忆此时,陈元很激动“美姐哪是做姨妈,简直是做外婆一样周到。”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孩子满月时病了,宁乡妇幼保健院建议马上送长沙……缺钱怎么办?“只好找美姐,她送来了4000元的救命钱”陈元告诉我,孩子住院花掉了3000多元,总算挺了过一关……知恩报恩的陈元,从此更加奋发,潜能的激发,让陈元从一个“七不知八不懂”的文盲,跃升为一位会经营的生活管家。

真情所至,金石为开。罗美元把关爱他人的善意从企业内部不断向外部延伸,在众多的公益彩页中,担任宁乡工业企业协会会长5年来,对小微企业的真心帮扶是精彩一页。她情在“1+N”企业帮扶中,像磁铁一样把大家连在一起。2017年那场水灾,在自己企业受损几百万元的情况下,组织救灾队伍帮扶受灾企业,捐钱捐物参加修路修桥。在千壶客酒业救灾复产急需资金时,美姐将十万元现金送给千壶客喻佩林董事长手中,让她燃起生产自救的信心与干劲……喻佩林拥抱着罗美元,热泪落在罗美元肩上。“美姐,谢谢您的大爱相助!”

贴心的美姑

欧阳葱姑来自江西丰宜,3岁时父母离异丢下一双儿女。她在奶奶的拉扯下长大。因当时家庭困难,父亲重男轻女而不让她上学。充满憧憬的她,靠奶奶捡破烂变现,才维持她上了三年小学。1987年,她来长沙叔公家玩,叔公家看到了这位18岁孩子心疼,送她学服装并进了九龙服装厂。九龙服装厂是当时誉满三湘的品牌企业,欧阳葱姑勤奋好学,工作出色,并用5年的功底练就了一手过硬的技能,得到好评。师傅把她介绍给自家的侄儿,从而嫁到了夏铎铺。

1993年,罗美元夫妇得知村里多了一个来自品牌企业的服装技工,而且已生了孩子在家,便主动上门请她到公司入职。欧阳葱姑应约而至。当她来到“公司”,心里一愣,“这是我要去的公司吗?”当时的忘不了是罗美元再次创业的宝地——夏铎铺供销社的农药仓库,又暗又小,还只有8台缝纫机,比起上千人的九龙服装厂,那是天差地别呀!犹豫之时,一段有趣的对话,令欧阳葱姑至今难忘。“你这么单瘦,要多吃点营养的补补身体,不然会吃不消这份工作。”罗美元先生幽默地说。因为那里人手少,经常为了赶订单,大家每天加班到十二点,罗美元夫妇更是一天只睡4个小时。“我在九龙干了五年,从来没请过假,不信的话,我们打个赌,只要你不赶我走,我就不走。”这么一赌,就在忘不了已干了28年,而在这期间,欧阳葱姑爱人的妹妹邀她去长沙做生意都没去。当然,除了欧阳葱姑履行诺言外,更重要的因素是罗美元帮她改变了困境。

“你以后就不要叫我老板,与我侄女一样叫我美姑”。一句约定,一代企业团队的年轻人就把“美姑”的称谓展开。到今天欧阳葱姑仍然对美姑的关爱铭刻在心底。嫁入婆家,从伦理上讲上有老,下有小,夫妻恩爱是一个完整的家。但这个家,只是一座破旧的土砖层,每逢下雨,外面大雨倾盆,室内小雨滴滴,要是半夜下雨,常常起床不是“接雨”,就是移床位。为了改变居住条件,她只好向美姑借钱。美姑关爱有加,欧阳葱姑则月月借,月月用工资还,1996年有了自己两层楼房,一双儿女。如今,孩子们都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欧阳拼命工作,美姑心痛这个女孩。1995年、1997年欧阳葱姑两度患病,久咳不止,美姑为她送医送药,并负担了她的费用,哪怕是半夜三更也在所不辞关照。

杨艾香,是夏铎铺供销社的下岗职工。1999年5月,在她愁着因企业改制而要搬出企业宿舍,下岗后无收入的节点上,罗美元“请”她来到了忘不了公司。当时的她,一家五口,父母年老多病,丈夫因下岗,租房开舞厅又因亏损停业,女儿尚小,一家人的生计全压在她身上。罗美元只要能抽空,就去她家看望她父母,做她丈夫的工作,并把公司租借的房子免费供她一家人居住,还为她女儿上学提供一半的学费,为她减轻负担,让她全心工作。记得当时,罗美元让她负责处理库存断码的产品,结果引来了非议,她很委屈,并要求辞职。罗美元鼓励她大胆干,因为相信她的人品,看中她在供销社历炼的市场经验。

“美姑让我一家免费住了九年公司租的房子。2008年,女儿长大了,还和父母挤在一间屋里,我只好找她借钱买房,美姑借了5万元给我作首付,我才有了自己的新房。”如今,杨艾香丈夫很勤奋,女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并已成家。幸福的日子有自己的奋斗,更饱含美姑深情,她铭刻在心,每每回忆以往岁月,她总是热泪盈眶。

“村里有个好嫂嫂,满村的姑娘起得早。”23年来,这句话她说的特别多,意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勤奋的大嫂作表率,能改变村里姑娘,让大家都勤奋。每当我们一起研究工作,她总会提出一个课题:如何提高员工终身就业的能力。如何发挥员工孝敬长辈、友善乡邻的作用。因为,她懂得,企业的效益与员工的收益紧密相扣;员工的品格又是家庭的和睦、企业和谐的基础。而构建一个奋发向上的企业氛围、建设一支和谐友善的创业队伍,是忘不了真情文化的内核和品牌基础。2005年,公司办起了培训中心,免费培训了近三千服装技术工人,不仅为产业提供了合格技工,而且使公司员工普遍提高了技能,全体服装技工获农业部技工证上岗,其中300余名技术工人经人社部门考试考核晋升为中高级技术工人。2015年,开展“寻找最美孝心员工”的活动,已有8名员工得到表彰,员工家长还得到公司的一万元奖金。在首届最美孝心员工颁奖大会上,来自望城的李铁军的父亲,接过奖金时,含着泪水面对罗美元,哽咽地说:“世上只有完成任务后,给员工颁发奖金的企业,今天才见到孝顺父母、友善乡邻发奖金的公司,忘不了呀!”因为,李铁军的家庭很特别,父母虽有一双儿女,可是儿子是个聋哑人,娶的儿媳不仅聋哑而且又没有一双灵巧的手。公司给李铁军夫妇安排了夫妻房,接纳这一对残疾人,还给他妻子安排简单的工作并实行保底工资,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奋斗的平台,有师傅专人帮扶,用劳动创造幸福。如今,李铁军一家不仅有稳定经济收入支持妹妹上大学并毕业,而且拥有了自己的儿子,孩子能说会唱、天真可爱。

忘不了像是一个学校,更像是一个温馨的家,罗美元总以真情相待着这里的每一位年轻人,大凡有她扶植的创业者,如喻灿群、樊碧莲、陈胜等等,更有像欧阳葱姑、杨艾香等这样一批敬业者,“美姑”永远成为她们铭刻心中的贵人。

“人食五谷杂粮,时历春夏秋冬,难免会有疾患产生,万一出现大病怎么办?”罗美元曾深情地对我说,这是2014年企业二代传承后,罗美元思考的贴心问题之一。为此,还成立了忘不了元基金,公司制定了员工大病困难救济的政策,凡属人社局认定的大病案例,公司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补助。曾杰,因肾功能问题移植了一只肾,罗美元亲自上门看望,并送去了5万元补助金。雪中送炭,春风化雨温暖了曾杰一家人。病逾归来,曾杰夫妇努力工作,用心回报“美姑”的关心。

贴心的美娭

罗美元因为自己上学太少,所以对后代的成长尤为关心。她的教育公益情怀,从她1989年回宁乡二次创业起,一直践行着。在我的印记里,从帮扶叶笑梅、邓小玉等贫困孩子完成大学学业,到想办一所职业学校,培养更多服装人才;从在全国人大提出解决贫困山区留守儿童安全上学的提案,到捐款100万元给宁乡教育基金会,倡导关注农村孩子的艺术修养;从关心夏铎铺幼儿园、中心小学的建设,到将两空三层临街门面办成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的三不忘书屋,并用开设书法班、文化辅导班、夏令营、冬令营的实践,旨在浓厚学习氛围,点点滴滴都润泽在员工心底和乡邻心中。

2015年,她找我讨论如何鼓励员工子女成才的课题,让我设计一个政策,凡属每年考取了985、211大学的新生(含研究生)、考取了服装专业本科生的员工子女,以及宁乡考取了电子科技大学和985、211航空航天专业的本科生,颁发忘不了奖学金。这一政策的实施,让员工子女奋发学习,年年有学生得奖,而且获奖人数逐年增加,有几名子女还考上了研究生。在2020年奖学金颁奖大会上,罗美元激情地说:“自从设立忘不了元基金奖学金以来,每年都有几个员工子女考取重点大学,2020年是至今最丰收的一年。我希望每年有更多人才涌现。你们在公司努力工作的同时,培育了优秀的人才,我祝福学子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无止境,惟有终身奋斗。国家需要人才,企业需要人才,家庭需要人才,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人才是创造幸福的第一资源。一个企业不只能生产好的产品,而且要培养大批人才,这才是成功的企业。我祝福你们,感谢你们!”

在关心和帮扶、鼓励员工及其子女、家乡学子成才的同时,罗美元关心航天事业,并把支持航天事业人才培养列入公司公益规划。她每年去成都,到电子科技大学为学生讲励志课,为荣获忘不了航天奖学金的学生颁奖。浓浓的报国情怀中,更有一层作为中国航天事业赞助商,借助航天人“四个特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鼓励团队的诚心。用航天人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之风,厚实企业质量文化,从而推动忘不了铸就百年品牌企业的实践。

人的社会价值创造,无论在什么时点,也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乐于奉献,总会找到价值创造支点,还是那名老话:是金子总会发光。

罗美元曾经用情感留人,事业兴人的实践,创造了忘不了公司38年稳健发展的传奇。如今,在企业完成二代传承后,又用公益的情感去彰显忘不了人的心境,坚持人才兴业,推动着企业、产业和当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桃李芳香,春色满园。罗美元像那树报春的梅花,笑在花丛中。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