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人 肖敏
【人物名片】
他,是一个时代的背影,在工业战线奋战了半个世纪,亲历并见证着国企兴衰、民企崛起和高质量发展,影响并打动了一代又一代宁乡工业人,留下了厚重而深远的背影。
他,是一位质量管理的义工,不计个人报酬,热心公益事业,担任质量服务志愿者,做到了哪个企业有需要他就在哪里,为多家企业健全组织文化、梳理发展战略、建立质量管理模式、建立品牌体系、推广卓越绩效模式。
他,是2006年首届宁乡县优秀职业经理大奖获得者,是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省长质量奖评审专家、长沙市知识产权创造领军人物、首届宁乡市市长质量奖(个人)、工业企业协会秘书长。
他,就是工业界人士都尊为蔡老师的蔡力强。
牛年春早。
元月15日,忘不了公司春意盎然,一次别开生面的企业家座谈会,又见罗美元、蔡力强联袂出场的身影,罗美元向一旁的市委书记于新凡隆重介绍:蔡力强,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省长质量奖评审专家、长沙市知识产权创造领军人物、首届宁乡市市长质量奖(个人)、工业企业协会秘书长……
“罗蔡”黄金组合,业内早成美谈,忘不了公司实施代际传承后,蔡力强仍被挽留为公司战略总经理,但他的工作重心放到了工业企业协会秘书长上(罗美元任会长)。这次会上,罗大姐深情回忆他们长达22年的共事,称蔡总是她的“黄金搭档”“启蒙恩师”,众人无不为之动容。
跨界高手,职场达人
屈指算来,今年68岁的蔡力强,在工业战线奋战了半个世纪。回顾早期企业职场风云人物,一致公认印象深刻的有蔡力强和谭金安,前者有外交家风范,还是2006年首届宁乡县优秀职业经理大奖获得者,由他而始,这一殊荣,沿袭至今,多人受益,蔡力强由此被尊称为宁乡职业经理的前辈。
蔡力强在职场上的口碑首先是干出来的,他的微信名叫“雷锋家乡人”,“干一行、学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雷锋精神,是他的座右铭。跨界高手,职场达人,是他鏖战职场半个世纪的标签。儿时的他也曾梦想白马轻裘仗剑天涯,但生活的艰辛让他17岁就立志做专业技术当高级工程师,进入大型国企摸爬滚打,当钳工,干电工,搞水处理,后读大学入党提干,学中文、英语,学自动控制和服装工程,直至年过半百,他还在半脱产读机械设计和工业经济高级研修班。他在技工和管理岗位上锤炼多年,在机械、造纸、服装等领域里跨界历练,练就了十八般“武艺”,业界内公认的跨界奇才。1996年,宁乡县委、县政府引进专业化技术人才,一眼相中了他为皂素厂厂长——他实干先行,脱颖而出,成了国企行业一面先锋旗帜,在掌管我市民企服装翘楚忘不了长达22年时,更是展露了他跨界达人的超凡功力。
感恩,也是一种动力
1999年,依依告别皂素厂,迎接蔡力强是当时最热门的词——“国企下岗”。世纪之交的春天,沩楚大地,举目望去,既有国企集体谢幕的满目沧桑,又有民企雨后崛起的春芽绽放,其中以加加、忘不了、圣得西最为耀眼夺目。
当时还是大龄创业青年的罗美元,求贤若渴地向他伸出橄榄枝,放手给了他一片自由发挥的天地,为感知遇之恩,他携手忘不了,征服一个又一个新高度。
蔡力强和我戏称,在忘不了的22年里,他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打基础”。一上任他就向罗老板铿锵表示:“向基层班组要质量、抓基础细节强品牌、从我自己练起基本功。”这就是他后来力推的“三基”工程。
抓质量、定标准、强品牌。初入民企,凭借多年练就的职场嗅觉,他发现不少人啃老本,只凭老经验组织生产,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对质量和品牌、国家标准这些不放心上。他请来时任湖南省纤检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汪长春来讲国家标准,同时内部挖潜,请出优秀师傅组成团队,既当学徒,又当导演,呕心沥血制定出公司质量品牌强基战略规划(业内戏称这是一部忘不了版的“隆中对”)。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初出“茅庐”,他当年就兑现了忘不了评上湖南名牌的诺言。2000年,又率先推行国际标准生产,2003年,忘不了西服评为国家免检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公司一举评为全国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中国服装行业竞争力20强,成为湖南服饰领军企业……
一路前行,据说罗蔡二人从未红过脸,是感恩的动力,推动了忘不了的感恩文化,也成就了蔡力强“质量达人”“战略专家”美誉,一度有外界开出百万元年薪邀请,被他婉拒。2008年,我受命主编首期《宁乡工业》杂志,蔡力强应约写下《感恩,也是一种动力》。“写的都是大实话,不来虚的,亲切感人”,读者这样评论。而他和人谈得最多的是老板罗美元的信任,“是我最感恩和崇拜的民企老板,没有之一。如果说远距离仰望一个人能使人产生崇拜,那么近距离相处后产生的崇拜是真正人格上的崇拜。”
来到今天的忘不了公司博物馆,蔡力强指着当年创业艰难时的那台土缝纫机,和我回首过去,思绪纷飞。我与他相处相识多年,还曾共读湖南大学高级总裁班,共同的志向,相同的话题,一同探索产业的协同发展,一起发现企业的特色与精彩。从他与老师求教,与学友交流,从践行“好产品·宁乡造”的主题推介,到奔波在“1+N”企业互助帮扶的背影中,我完全理解一个职业人感恩时代、感恩家乡、感恩事业的情怀与心境,如同一江春水奔涌,化作一股敬业的永恒动力。
专家蔡老师
自2015年,蔡力强转行到为企业服务以后,他有多重身份,但“专家蔡老师”是叫得最响的头衔。
“给企业做品牌,帮助企业进行质量创新提升,带领大家讲好宁乡工业故事,是我最快乐的事!”
最初喊响专家蔡老师的,是邵东一家做缝纫机的企业,老板是个创二代,从2万元起步,一跃做成了2亿元的行业翘楚。他感恩蔡老师作为省长质量奖评审专家,评培结合,帮助公司从质量、创新、品牌的维度,疏理指点着方方面面;常德一家做紧固件的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请蔡老师授课指点后,一举拿到质量奖,公司上下,无一不服。
去年10月,星邦智能刘国良、许红霞夫妇闻之大名,请他这个“土”专家授课辅导。他率服务团队一呆就是三个月,深入企业,系统梳理经验成果,提炼质量精华,形成具有星邦特色的“五高度三驱动双归零”质量管理模式,为企业建立健全自我评价与改进的机制,夯实了质量基础。肯定星邦极具潜力,创业者具有浓厚的产业情结和家乡情怀,质量意识强,也直言不悔指出,“追求卓越永远在路上,夯实质量基础,压实质量责任是关键。”刘国良夫妇频频点头,带领团队精炼内功,在强手如林中夺得第二届长沙市市长质量奖。
这一殊荣极为耀眼,委实不易。幕后功臣蔡老师也走向前台、开坛讲学,为众多企业传授质量工程的经验与知识。为企业传授“让追求卓越成为习惯”的技术路径与方法。“只要企业需要,只要有利企业高质量发展,我都愿意成为大家的质量义工。”他坚定地表示。
敢挑毛病,敢说真话,是他作为专家多年鲜明特色。当与他探索为企业问诊把脉的要诀时,他直奔“三基工程”,即: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抓质量发展,三基是根本,压实责任是关键。”
声如其人,发人深省
蔡力强擅讲,总是旁征博引、激情满怀、抑扬顿挫地,在生活和工作中随时开讲,乐此不疲,私下有人送他民间百家讲坛“坛主”称号。
他将会场当讲台,担任市政协委员多年,所著作品不少,而他历次大会发言,都被当作经典收藏。在去年全市政协会上,他刚一开口就满座皆惊:
七十年凝心集智,共议宁乡发展大计,
七十载建言献策,同绘楚沩美好蓝图。
“我从1979年学习全面质量管理,到1996年研究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标准,再到2006年取得国家《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评审员资质,并担任湖南省省长质量奖、各市市长质量奖评委,评审了数百家先进企业,了解企业家疲于应对市场挑战,缺少系统战略思考的痛点,以及质量体系和质量能力薄弱的难点,他们渴望普及培训、考察交流、夯实基础,来助力高质量发展。”他一气呵成,将一篇《为宁乡工业高质量发展添把力》发言,脱稿讲得满座皆惊。也是这一年首届宁乡市市长质量奖应声出台,蔡力强成功当选质量个人奖,倍受瞩目。
又一次“两会”上,他直言“突出质量强市,实施质量和品牌强市战略,让世界爱上宁乡造”,由于他和来自小洋人代表王振华先生的鼓与呼,“好产品·宁乡造”的提案得以迅速推广,成效斐然,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点赞。
蔡力强演出的一幕幕精彩讲座,场场不离他所钟情的工业。一位资深政协委员对他有12个字的评价:激情如火,声如其人,发人深省。蔡力强多次表示:“不管我讲的好坏如何,总归是一片好心,一切都是为了宁乡工业的前行,站在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节点上,我更关注企业质量体系和能力的建设。我做秘书长,不拿一分钱,只做纯公益,请大家监督我,并作为我履职的重要环节。”
时光如梭,这位叱咤工业界半生的蔡老师将近古稀之年,他在工业舞台上走过的五十年,是一个时代的背影,亲历并见证着国企兴衰、民企崛起和高质量发展,影响并打动了一代又一代宁乡工业人,留下厚重而深远的背影。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