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辉(左)正在为团队成员进行技术讲解。邬艳 摄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邬艳 王昌龙 实习生 周钰博
刘世辉,现任中建科技湖南有限公司(简称“中建科技”)总工程师。参加工作17年以来,从项目技术员、技术总工到机关工程部经理,再到现在分公司的总工程师,刘世辉一步一个脚印,用“技术”书写自己的人生之路。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让他多项荣誉加身,其中最亮眼的就是2020年和2021年均获得长沙市五一劳动奖章。
【从无到有】
打造中建五局旗下第一个管片工厂
从家乡吉林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湖南,一般人总会有所顾虑,但他跨越千里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学点东西”。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感觉只要有新的东西摆在面前,就会感到兴奋,就会全身心投入进去。”2015年底,中建科技湖南有限公司成立,刘世辉作为第一批技术人员加入公司。
宁乡这片热土,给了这位来自黑土地的“技术咖”一个全新的舞台——建设中建五局旗下第一个PC工厂和管片工厂。此前,刘世辉主要是在项目建设工地上担任技术总工,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让他压力倍增的是,管片工厂还在筹建阶段时,已经接到了长沙地铁四号线的订单,2016年6月份需要交付使用。
“工厂建设2015年12月15日才进场,此时,对于管片生产我们还是一片空白。”全新的挑战和倍增的压力让刘世辉兴奋起来,一边有条不紊地组织场地建设,一边组织人员到处进行学习、交流,“2016年6月份需要交付使用,而交付前需要2个月的时间对管片进行养护,意味着给我们的只有短短4个月的时间。”
作为总工程师,刘世辉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为了保履约、保进度,一有时间,他就到现场盯土建、盯设备,组织联动现场的各项工作。为了解决技术问题,跑各种工厂、请教不同领域的专家、组织技术人员反复斟酌讨论,也成为他当时的“家常便饭”。
“每当遇到瓶颈期,就组织设备供应商、公司技术人员等开碰头会,经常是晚上四五个人一聊就聊到凌晨一两点。”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快速地建起了整个工厂,技术团队成功研发预制地下综合管廊体系,开发了全预制、半预制、全拆分三种预制管廊结构体系,成功履约,有力支撑了公司装配式管廊业务的发展。
【攻克难题】
引领公司走在装配式制造前沿
攻克难题,对于刘世辉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在他和团队的全力以赴中,湖南省第一座被动式加装配式绿色建筑综合楼顺利完工,中建牌管片获得业主的一致好评。而中建科技也获评省级、国家级装配式产业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长沙市企业技术中心等,他也于2018年被聘为长沙市装配式建筑领域专家库专家。
在工作中,他一直秉持着坚持求实、创新、进取的科学态度,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建立良好产学研合作关系,组织人员完成管片、装配式建筑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标准编制,共获湖南省工法5项、发表论文24篇,参编出版刊物《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国标《钢纤维混凝土管片》及《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湖南省标《绿色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安全技术规程》及《湖南省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与验收标准》。
他先后参与湖南省、国家级多项科研课题申报、实施,完成局级科研课题立项4项、国家“十三五”课题子课题立项1项、申报专利49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成功申请科研经费380余万元,共归集科研经费6500余万元。
说起刘世辉,同事赵胜飞给予了两个字的评价——“较真”。赵胜飞说,正是因为这种较真,让刘世辉在技术上才能不断突破,不断有新的进展。
“目前正在筹备的株洲工厂,也是由我们来主导,现在在进行新技术的学习和攻克。”说起后面的工作,刘世辉一脸兴奋,他说,搞技术的人,就喜欢新东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是他们永远追逐的东西,永不停歇。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