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图片均为《永远的叔衡》剧照。
□文/图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先强 王昌龙 周杰
5月25日晚,2021长沙市文艺创作重大主题扶持项目大型现代花鼓戏《永远的叔衡》正式公演,宁乡市大剧院座无虚席。设计合理的舞台灯光、感染人心的舞乐设计、壮烈动人的剧情展现,营造出强烈的真实感,让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观众们带着满脸期待乘兴而来,又带着赞叹与泪痕离开。
精雕细琢酿醇醪
“剧本创作从2020年7月30日持续到今年3月9日,连大年三十也未休息,七次易稿,三次作曲修稿,召开了十余次研讨会,并多次深入沙田乡何叔衡同志故居创作采风。”《永远的叔衡》艺术总监、作曲胡令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剧组通过各种方式,在线上线下克服困难,最终在不耽误进度的前提下,基本顺利完成前期工作,为舞台上的精彩呈现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何叔衡扮演者夏明庚,为了演出何叔衡同志的革命家气质,翻阅学习了许多资料,成为了一名“何叔衡通”。
“能参演《永远的叔衡》是一件令人感到荣幸和骄傲的事情,再辛苦也不怕!”正在进行排练的演员陈秋霞表示,家里人非常支持她参加演出,婆婆主动到排练现场帮忙带孩子,她则在排练空闲时带孩子和哺乳。陈秋霞告诉记者,参演《永远的叔衡》以来,虽然非常辛苦,但感到非常充实。
据介绍,大型现代花鼓戏《永远的叔衡》由宁乡市政协、宁乡市委宣传部策划统筹,宁乡市高新区、宁乡市文旅广体局联合出品,深入挖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邃思想、崇高风范和高尚品德,是一台主题鲜明、艺术精湛的红色剧目。该剧从艺术总监到编剧、作曲、舞美设计、副导演、舞蹈编导均由宁乡籍艺术家担当,充分体现了“宁乡故事,宁乡人写,宁乡人演”的“宁乡推剧模式”。
艺术佳作动人心
当晚,伴随着精彩的音乐和动人的演绎,《永远的叔衡》分为六个篇章,生动讲述了何叔衡37岁怀揣为天下穷人谋幸福的雄心壮志离家求学,从此走上追求真理的革命之路,直至为革命壮烈牺牲,实践了“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誓言的故事。
《永远的叔衡》在乡音乡味的宁乡花鼓戏基础上融合现代歌舞乐、现代导演手法、现代舞美构思布局,既契合宁乡“戏窝子”的历史,也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通过观看演出,现场观众重温了中国共产党人何叔衡的奋斗历程,感受了其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演出现场,观众掌声、喝彩声不断。
“大邑宁乡多俊杰,今日当思何叔衡”。何叔衡出生在宁乡西部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37岁离家求学,从此走上革命道路。一名清末秀才从宁乡的小山村一路走到1921年的南湖之夏,播火种,开天辟地。45岁的何叔衡是中共“一大”代表中最年长的,却比年轻人还要热血沸腾。在长沙,当选为湖南代表的何叔衡,在儿女们的配合下,帮助毛泽东脱险并一道赴沪参加中共“一大”。在上海,闻听女婿牺牲的噩耗,为保护同志他强忍悲痛与敌人斗智斗勇。在瑞金,他身居高位,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不忘人民疾苦,与腐败黑恶势力顽强斗争。为革命大业,他不计个人得失,服从组织安排。转移途中在福建长汀遇险,面对强敌铁骨铮铮壮烈死,高风亮节万年青,实践了“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观看《永远的叔衡》后,我感觉心情澎湃!”表演结束后,何叔衡后人何盛明激动地表示,作为何叔衡同志的后人,观看《永远的叔衡》,让他对先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倍感骄傲和自豪。
“《永远的叔衡》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何叔衡同志的革命历程!”现场观众王珺赞叹不已,她表示,《永远的叔衡》实现了传统花鼓戏和现代舞台剧的完美结合,非常值得一看。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