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乡:乡村文明铸就乡村振兴之魂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2021-05-27 09:23:41
—分享—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向

近年来,为着力推进“公益小镇”建设,巷子口镇通过“巷子花开”同心项目的实施,将基层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引入社会公益组织,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大力弘扬乐善好施、“亲帮亲,邻帮邻”的中华传统美德,广泛普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现代志愿文化,引导更多村民逐渐养成文明习惯,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不竭的力量源泉。

党群合力点亮民生路

5月的夜晚,在巷子口镇金枫园村,原本漆黑的双红公路两旁,80余盏崭新的太阳能路灯全部亮起,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这是金枫园村在“党建引领、文明创建”中做好先行、带个好头、闯出新路的一个缩影,此举不仅照亮了乡亲们的出行之路,也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了群众参与公益的积极性,更温暖了乡亲们的心。

“之前没有路灯,晚上出门漆黑一片,很不方便。”村民肖志群告诉记者,双红公路是该村一条主干道,为沿线1000多名村民提供出行方便。但一到夜晚,道路上一片漆黑,村民夜间行走时手电筒是必备工具,“装上路灯”成为村民们的一大心愿。然而,2公里道路的亮化,所需路灯数十盏,近10万元的资金成了横在金枫园村党总支面前的“拦路虎”。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我们马上开展牵线活动,谋划路灯安装事宜,积极发动村中党员干部筹集资金参与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让有影响力的群众‘站出来’,提高群众参与村中公益事业的积极性。”该村党总支书记肖小卫介绍,在双红公路路灯安装工作中,党员干部群众踊跃捐资。其中党员刘最强、杨杰军、刘席祥、刘吉兵各捐资1万元,群众罗刚、刘盛红、易晃各捐资1万元,该村红光组党员群众纷纷解囊,筹集资金3万多元,一举解决了资金难题。

4月底,双红公路亮化建设正式启动,全线安装了80多盏路灯。“整条道路的亮化工程从发起倡议到路灯安装完工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一举解决了群众夜间出行难的问题。”肖小卫告诉记者,在此期间,村里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筹工筹劳,一并完成了双红公路的绿化工程。

“路灯亮了,跟城里街上一样,村民晚上出门不怕绊着摔着了,孩子们冬天起早读书也不担心‘摸黑’了,现在整条道路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走起来很舒服,这是一件大好事啊。”肖志群高兴地说,小路灯照亮大民生,路灯的安装、道路两厢的绿化,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极大方便了夜间出行,这项民生实事的落实也赢得了村民的纷纷点赞。

志愿服务温暖百姓心

5月10日晚间,雷雨、冰雹、暴风袭击了巷子口镇,鸡蛋般大小的冰雹把该镇部分群众屋顶的瓦片砸穿、房檐打断。在狮冲村,年逾古稀的村民张瑞生因中风而行动不便,家中只有他和妻子老两口,冰雹过后,张瑞生望着自家千疮百孔的屋顶一筹莫展。

张瑞生的担心并没有持续多久,11日清晨,一群“红马甲”不请自来。原来,该镇离退休党总支67岁老党员李关初,得知张瑞生家的情况后,立即组织离退休党总支党员和镇环保协会志愿者,一早赶到张端生家中,大家顾不得歇口气,纷纷挽起衣袖清理地面上破碎的瓦片、残枝落叶等,爬上屋顶帮忙加固屋檐、换上新瓦。

殊不知,在10日晚间,李关初自家的屋顶也被冰雹打得千疮百孔,家中老伴正心急如焚地等他回家收拾。然而,在镇党委发出“全体党员干部深入践行党员‘五带头’‘联五户’承诺,带头进村入户帮助和带领群众走出困境”的号召面前,李关初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响应,带着老党员和环保志愿者第一时间帮助群众度过难关。他告诉记者,“我是一名退休教师,更是一名共产党员,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我愿意尽自己所能帮助群众!”

据了解,在此次恶劣天气面前,鲜红的党旗飘扬在全镇各个角落,全体党员干部、群众、雷锋志愿者拧成一股绳,全镇5000多户人家的受损屋顶在一天之内修葺完成,所有杂物垃圾清扫一空,一个个倔强而美丽的身影,成为了精神文明建设、传播正能量的“代言人”。

在巷子口镇,雷锋志愿者穿梭在各村(社区)组,走进店铺和农家,向群众宣传交通安全、反电诈、防汛、疫苗接种等工作内容,帮助困难群众、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解决忧心事,积极参与“四联五到位”民情大走访、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工作开展,全力支持该镇打造“公益小镇”,以精神文明建设提升铸就乡村振兴之魂。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