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市2021年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小小讲解员,走进青铜文化博物馆”科普竞赛侧记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2021-05-27 09:21:08
—分享—

图为活动现场。邬艳 摄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邬艳 张铸英) “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5月26日,在我市2021年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后,举行了“小小讲解员,走进青铜文化博物馆”科普竞赛,第一个上台演讲的黄材镇沩滨中学的姜含颖一上场就将青铜重器“曾侯乙编钟”拿了出来,让比赛迅速进行了火热化阶段。

据悉,此次科普竞赛有来自黄材、巷子口、横市、沩山、沙田5个乡镇7所中小学的12名选手参赛,主要是以科技活动周为载体,结合我市青铜文化底蕴,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科普教育,为的是进一步增强他们对青铜文化的认识,丰富文化活动,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接下来我想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这样一件青铜器,眼前这件金光闪闪、气势恢宏的器物就是四羊方尊,它是我国目前所见商代青铜尊中最大的一件……”来自沩山乡中心小学的夏琪斯详细介绍了四羊方尊的外形、大小、如何进行铸造,并就为何现在将其设计为金色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穿着汉服的小姑娘,站在巨大的四羊方尊图像前,侃侃而谈,让这件出土于黄材镇、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青铜器更加鲜活起来。

“我觉得参加这样的科普竞赛特别有收获,在准备演讲稿的时候,会遇到很多不懂的地方,然后通过查阅书籍、询问老师,从而增长了自己很多见识。”比赛结束后,夏琪斯笑着告诉记者,这是一次非常好的体验,不仅可以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去挖掘青铜器背后的历史,非常有趣。

大禾人面方鼎、兽面纹巨型瓿、象纹大铜铙……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物,以及宁乡源远流长的青铜文化在小小演说家的三寸巧舌中更加形象生动起来。

台上说得真切,台下听得认真。“听了今天的科普演讲,我更加深入了解四羊方尊等黄材出土的文物,我觉得这样的活动非常好,希望以后能够多多举行。”生于黄材、长于黄材、学于黄材的四年级学生姜靖瑶表示,以前都没有这种感觉,听了今天的演讲会有一种更加强烈的荣誉感,为宁乡的青铜文化感到骄傲。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