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何叔衡的“三件宝”到宁乡的“四联五到位”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2021-03-18 12:10:16
—分享—

贺志亮

在沙田乡的宁乡四髯生平业绩陈列馆内,有一个关于何叔衡同志背上“三件宝”调查的雕塑,内容是讲何叔衡担任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部部长后,为自己准备了“三件宝”:布袋子、记事簿和手电筒。布袋子是何叔衡自己设计、请人缝制的,袋子中有几个小袋子,叫做“袋中袋”,每个小袋都有它特定的用场;何叔衡年纪大了,但办事十分认真,所以记事簿上几乎无所不记;何叔衡视力不好,特别是晚上,手电筒是为了夜晚走路方便。他经常带着“三件宝”深入苏区农村进行社会调查。

当时的社会调查应相当于现在的民情走访。今年宁乡的民情走访,提出了“四联五到位”的工作举措,这是何叔衡同志“三件宝”的延续升华,是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明晰路径,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同时,何叔衡同志的“三件宝”,为“四联五到位”民情大走访提供了样板、标杆,也提供了方法、路径。

第一件宝“手电筒”的启示,就是要“走进屋”。群众有所呼,我就有所应。不管有多远、有多忙、有多难,也要挤时间去。“四联五到位”民情大走访涉及多个层面的领导干部,覆盖大小村组家家户户,需要带着感情、挤出时间、克服困难,直达“最后一米”。

第二件宝“布袋子”的启示,就是要“送下去”。把政策送下去,及时向群众宣传路线方针,大力宣传医保等惠民政策。把关心送下去,对困难群众切实给予帮扶措施,引导村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把指导送下去,推进环境整治,有序开展矛盾纠纷、信访维稳、安全隐患等调解排查,教育群众遵纪守法,引导制定村规民约,传导社会文明风尚。

第三件宝“记事簿”的启示,就是要“带回来”。把情况带回来,对所联网格的整体情况及各类代表性户子,心里要有一本账,掌握基层动态,关注群众所思所言。“四联五到位”最后的落脚点是要解决问题,不能解决问题,就会沦为搞形式、走过场,有违初衷。要多听一听群众想法,把诉求带回来,把问题带回来,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自己解决的逐级向网格、村(社区)、乡镇(街道)反映提交,确保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作者系沙田乡党委书记)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