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先强
皮肤黝黑的高龙兵是横市镇的一位资深烟农,也是该镇铁冲烟农互助组组长。
近日,记者与其谈到烟农互助组时,他兴奋地说:“烟农互助搞得好,烟叶效益少不了!我是一个种了十多年烟的老烟农,近几年在政府和行业领导重视下,我们镇的烟叶合作社越来越管事,特别是采编烤分一体化搞起来以后,又成立了烟农互助小组,我觉得效益一年比一年好,种烟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有保障啦!”
几年前,高龙兵虽说做事勤快,也掌握了种烟技术,但每年却只有五六万元收入,觉得种烟越来越难。那是因为合适的田土难租,劳动工价也越来越贵。但是,后来有了烟农互助组,他还当了组长,大家种烟越团结越轻松也越赚钱。
他列出互助种烟的三大好处:租田请工有保障、落实技术有保障、烟农收入有保障。
互助合作在铁冲是有传统的,以前农忙的时候,劳动力不足,总有那么两三户联合起来互帮互助,基本能解决问题。但后来户均规模扩大了,每户都有三四十亩烟田,再用这个方法就难以解决问题。所以,当地合作社根据宁乡烟草安排,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每8至10户组成一个互助小组,大家相互交流团结互助,终于解决了烟叶生产中方方面面的难题。高龙兵告诉记者,烟农互助组计划好将烟田租到一个相对集中的片区,既有利于生产,又有利于管理,大家有事商量着办,以往烦心的事就不再烦心。他总结有“三不愁”,即成片种烟,长期租种,统一田租,租田不用愁;成片种烟,固定几支劳动力队伍,请工不用愁;成片种烟,面积不小,更利于机械化犁田起垄,不用愁。“不但不用愁,而且提高了烟叶质量,控制了生产成本。”
据高龙兵透露,以前种烟虽说烟草站、烟办也会组织技术培训,但有些人爱坐在一起闲聊,“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回去后还是按自己的老办法搞,所以总是质量上不来、效益上不去。现在不同了,每到一个关键环节,烟站、烟办、合作社都会提前组织互助组组长进行技术培训,提前掌握要领会,由组长再向队员传授。高龙兵说:“以前没负责就不晓得,现在当了个组长‘芝麻官’,就有了责任感。首先自己要带头示范,其次是要将会议精神和技术要点贯彻落实下去。互助组内的烟农大部分都听组长的话,但如果有不听话的,那就必须讲‘直话’,劝导‘张三啊,今年肥料到烟站尽量拖,不要再下复合肥代替,否则烤出黑烟子没人要呢;李四啊,烟不要栽咯样密呢,以后烟叶子会长得薄薄的,影响产量哩’。老话讲,‘三直夹一歪’,这几年,我们的烟农越来越愿意听从安排,效益也越来越好。”高龙兵举了个例子:“去年5月份,烟叶旺长期的时候,连续半个月不下雨,合作社组织互助组长开会,要求烟田必须放水促苗。会后我马上回去组织烟农开会,把道理讲清楚。当天晚上,我们组的所有烟田都过水一遍,事后证明效果不错,互助组平均亩产有175公斤以上。“
高龙兵自己本身就是种烟大户,他当烟农互助组组长,每年合作社另给几千元组长工资,而重要活动如发放蚜茧蜂、诱捕器等临时抽调误工都有补贴。作为互助组长,由于他平时注重烟叶技术的落实,烟叶的质量产量都很不错,年年效益高,近年来每年烟叶加晚稻有超10万元纯利。他所在组的烟农也户户收入有保障,大家和高龙兵一样高高兴兴、干劲十足。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