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贺咏梅)宁乡西部的商贸重镇流沙河,红色历史凝重且浓烈。自大革命开始,流沙河人就纷纷投身于那场波澜壮阔改变中国人命运的征程,近百位革命先辈和仁人志士先后血洒疆场。流沙河,也因此成为宁乡最耀眼的红色历史名镇之一。
一晃,一个世纪过去了。今天,这片留下过烈士鲜血的土地,早已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但红色薪火依然在这片热土上传承;红色种子在这里萌芽、开花、结果……
把学习成果充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3月4日,春寒料峭,但在流沙河镇政府的会议室里,却是一片暖意盈盈,180多名镇村党员干部正在聆听一堂名为《读懂美丽“船”说-汲取初心力量》的特殊党课,讲课是市委宣传部的党史理论专家。专家深入浅出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历程越来越强大的真谛,让180多名党员干部深受鼓舞和振奋。
“这样的讲课没有停留在干巴巴的照本宣科上,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生动的例子,听起来很过瘾,让我很受触动。作为村干部,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拧成一股绳,把身边的事情做好。”来自该镇码联村的党总支书记尹中祥不无感慨地说道。
据了解,作为宁乡西部的边远村之一,流沙河镇码联村去年各项工作走在了全镇前列,群众的满意度很高。对于今年的工作如何干,尹中祥绘声绘色地描述道,今年,码联村将着重在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升级,新建一个村级文化中心,配合建设好正大集团和市国资集团在该村投资过1亿元、年产18000头花猪的养殖场;另外,该村村级土地合作社已流转土地2000多亩,还将通过二次流转发展烟叶和1500亩双季稻种植。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既有市里的要求,也是我们全镇上下的自觉。我们一直把学习党史当做提升党员素养的一个重要手段,镇党委、镇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对全体党员在这方面的教育,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学习党史,重温党史,不仅仅停留在学习上,而是要把学习成果充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想方设法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高村民收入,早日实现乡村振兴。”对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和意义,镇党委书记陈鑫如此说道。
把学习党史与开展民情大走访相结合
连日来,在流沙河镇内,总能看到这样一幅景象:一张桌子,几条凳子,大家团团围坐,人手一杯茶,你一言我一语,共同话家常。这正是宁乡市自上而下广泛深入开展的“四联五到位”民情大走访活动之一。流沙河镇以此为契机,把学习党史与开展“四联五到位”民情大走访相结合,聘请老干部、老同志召开屋场会,讲述红色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党员和群众。
流沙河镇的屋场会内容及其丰富,既讲红色故事,又宣讲政策,更是致力于解决群众诉求的一种形式。该镇78名网格干部沉下去,利用“民情日记”走千家、访万户,积极倾听和回应村组群众的要求和呼声,在走访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前段时间,一张特殊的合照被发布在了流沙河镇干部的微信群中,获得大家的点赞。照片上的老人姓刘,1949年出生,是花林村人,早年走失,一直未能与家人取得联系。期间,他当过兵、务过工。多年后,凭着残存的记忆他回到宁乡,可四十多年过去了,宁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他只好流落街头,后来被好心人送到了救助站。
经多方调查,最终得知他是流沙河花林村人,近亲所剩无几。年纪大了,没有住所、没有身份证、没有收入来源……老人的生活面临着困境。得知这个消息,流沙河镇社会事务办的工作人员帮其重新补办身份证,并把他安置到了镇敬老院,享受特困供养、养老保险、医保、60岁以上退役军人补助等多项政策。前不久,老人与侄儿还有村上干部,特意拍了张合影,照片上的他,笑得很灿烂。
据了解,自开展民情大走访以来,流沙河镇共召开屋场会109场,共收集具体问题87个,解决问题79个。
群众的忧心事就是党委政府的大事
流沙河镇,除了土花猪产业,还有一大产业也很有名,那就是形成于清代的鱼苗养殖业,在省内外都享有盛名。几百年来,这一产业虽几经曲折起伏,但到今天依然持续旺盛。这里出产的鱼苗因其品种丰富,规格齐全,吸引省内外的养鱼大户和鱼苗贩子纷至沓来。全镇每年鱼苗养殖水面面积超过300亩,销往省内外各地的鱼苗超过40万公斤,带动当地100多户、400多名群众实现增收。每逢开春,来流沙河买卖鱼苗的客商络绎不绝,大家就在234国道边自发形成了一个交易市场。
但是,在234国道边交易,车流量大,周边又是学校和医院,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在荷林社区的屋场会上,承包鱼塘养殖鱼苗30多年的村民丁文雄表示出了自己的担忧。
丁文雄的担忧马上被传递给了镇上,群众的忧心事就是镇党委政府的大事。3月4日下午,陈鑫带领交管、国土、畜牧等部门负责人进行调研,和养殖户们在田间地头展开了一场关于如何做好“鱼”文章、壮大老产业的讨论。鱼苗养殖大户纷纷敞开心扉,把各自的顾虑和盘托出。陈鑫等镇领导一条条给予明确答复,并把镇党委政府关于扶持发展鱼苗产业的规划,向大家作了详细说明。其中第一件事,就是将“马路鱼市”搬迁到安全的地方。目前,已经进入规划选址阶段。
“下一步,我们要把群众的思想统一起来,把队伍组织起来、模式搭建起来,把鱼苗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带动群众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对于未来流沙河镇的鱼苗产业,陈鑫如此谋划。
来源:宁乡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飞平
编辑:石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