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刘畅)近日,民政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典型经验,我市“构建群众工作新格局,全面提升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典型案例入选,成为湖南省唯一入选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乡镇服务能力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围绕“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不断加强基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构建群众工作新格局,全面提升乡镇政府服务能力。
夯实镇村服务平台,打造基层便民服务圈
“热线服务真的周到,就近跑一次真的方便!以前办理营业执照,办好需要往返市区几次,耗时又耗力!我通过咨询12345热线,了解了办理程序,得知现在直接在镇上就可以办理,当场就出证,省时又省心。”在灰汤镇政务服务中心,来自枫木村的个体经营户张志春一进大门就找到了食药工质局窗口办好了营业执照,并当即在交运局窗口顺利办理了《道路普通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享受到了乡镇政务中心的“一站式”政务服务。
近年来,我市聚焦群众反映的办事难、跑腿多等突出问题,以“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为导向,聚焦与群众相关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积极下放权力,优化资源配置,将服务延伸到村(社区),打造基层便民服务圈。其中,为提升“互联网+政务”水平,我市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部启用宁乡政务服务系统办件,乡镇、村(社区)基层服务网点与市本级网上办事大厅无缝对接,建立起横向连接到市、乡镇部门窗口,纵向连接市政务服务中心、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点的综合平台。对于乡镇难以全部办结的事项,实行“窗口前移、网端推送、网上审批、现场领证”的方式,由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受理,通过政务服务网推送,市直部门网上审核,在乡镇政务服务中心领证,实现“智慧办”。
同时,我市29个乡镇(街道)按照“应进尽进”的原则,将乡镇机关、市直驻乡镇单位、乡镇政务服务中心进行资源整合,分别设立党政服务、农林服务、城建服务、社会服务等综合业务窗口,配优窗口工作人员,实现“一岗多能”“一窗多办”。
为实现“办事不出镇村”,将424项政务服务事项下沉至乡镇(街道),将113项公共服务事项下沉村(社区)办理,通过“权力下放、窗口前移、网上审核、全程代办”等途径,实现群众办事“就近最多跑一次”。同时,完善“帮代办”制度,提升便民服务办事效能。建立社会工作站,加强基层民政服务经办能力,提升乡镇(街道)政务服务效能。
创新工作机制,推动部门单位协同联动
零点刚过,深山的夜静悄悄。
在大成桥镇,一辆载着治安巡防队员的小车,驶出柏油路,爬上山坡头,前往容易失窃的重点地段巡查。遇上羊肠小道,队员们就下车“步巡”,不留一个死角。
“有了巡防队,我们心里踏实多了。”大成桥镇玉新村金盆组村民谢建成说,每当看见治安巡防队的车灯亮起来,满满都是安全感。
大成桥镇离宁乡城区25公里,过去偷盗案件、矛盾纠纷时有发生。近年来,该镇强化乡镇(街道)党委和村(社区)党组织的主体责任,整合辖区内各类基层力量,引导村民组建惠成平安服务中心等8个社团,下设治安巡防队。乡村治理“神经末梢”被激活,实现了事事有人管,做到了“矛盾不出村(社区)、不出镇”。
近年来,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方面,我市建立健全解决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长效机制,着力解决部门单位协同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除了建立“赋权到镇、强责到村”责任机制外,我市还建立了市级领导联系乡镇(街道)“十联十到”制度,联经济发展,重点企业必到;联招商引资,接待拜访必到;联项目建设,施工现场必到;联专项整治、开展行动必到;联信访维稳,应急处突必到;联群众工作,信访户家必到;联精准扶贫,救助济困必到;联基层党建,片区轮训必到;联干部队伍,班子谈心必到;联中心任务,督促检查必到。建立了“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着力解决乡镇(街道)和部门责任权利匹配不合理、协同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构建为民服务体系,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从2018年9月开始,我市将“枫桥经验”请入家门,用当地水土加以培育,创新构建“316”群众工作格局,探索出一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宁乡路径,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改革创新。
日前,从外地回乡的张国清来到市行政中心,他不禁诧异政府办公机构居然没有门禁,也不要进行身份登记,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都可以随意进出。
这是宁乡“316”群众工作新格局的六项举措之一--全面撤除行政中心门禁系统。在党群服务岗群的指引下,群众门好进、人好找、事好办,办公大楼比以往更为井然有序。
今天的宁乡,已有十足的底气敞开胸怀,直面群众提出的问题,担当曾经的失误。不仅如此,还将话筒主动递交给群众,邀请他们来给政府把脉。
“超载货车屡见不鲜,治超部门是否履行了职责?”在《问政宁乡》第五期的录制现场,一场以《别因超限超载问题让货车变“祸”车》为主题的问政活动正在进行。在场的市民提问尖锐,市治超办、市交运局、市公安交警大队、市应急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一一给予解答。自栏目推出以来,偏远乡村路况差、商品房拿不到房产证、上下学高峰路段拥堵严重等问题,都在节目中进行反映并得到落实,获得广大市民的普遍好评。
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有效畅通民意渠道,我市以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归集政务办理、民声受理、矛盾处理、信访代理、依法治理五项职能,下沉到29个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等,打造向党员、群众开放的共享服务空间,构建“1+5+29+N”的常态化为民服务体系,实现群众沟通零距离,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