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九旬满爹脱贫记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2020-12-07 13:13:49
—分享—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喻海军

流沙河镇码联村69户贫困户中有这么一户特殊贫困户,户主刘少吾,今年九十岁。刘少吾老人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纳赘,于2007年患重病去世,上门女婿弃家而去,留下孙子和爷爷一起生活;二女儿出嫁,也是贫困户。刘少吾老人带着年幼的孙子艰难度日,由于孙子缺少父母关爱和教育,初中辍学流浪社会,按国家“五保”政策标准,刘少吾老人不能享受每月八百多元的“五保”优恤政策,生活处境十分艰难。

2018年3月,码联村驻村第一书记喻学忠带领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次踏进刘少吾老人家时,不由得叹了口气,心想“这种贫困户要想脱贫谈何容易啊”!除非是全村扶贫资源向他家倾斜,但这显然不切实际,对69户贫困户帮扶要一视同仁。在和老人交谈中,工作队员发现,刘少吾老人虽然家中贫困,但是一直讲自己身板还硬扎,还有打豆腐的好手艺,因为年纪大了有几年没干,要脱贫还是有办法可想。工作队员看到老人当时虽然已有八十八岁了,但比实际年龄要显得年轻很多。既然老人有重操旧业的信心,于是大家纷纷鼓励他创业增收,尽早脱贫。工作队员帮忙筹集资金,为刘少吾老人购置了用于打豆腐的磨浆机和一些操作工具。刘少吾老人也很有规划,聘请邻居打下手,没多久,刘少吾油腐坊就紧锣密鼓开工了。

打豆腐是门好生意,除去成本和人工,纯利润达百分之百,豆腐渣和下脚水是喂猪的好饲料,没卖完的豆腐做成腐乳卖还能升值。老人还将自己种的辣椒做成剁辣椒、萝卜做成萝卜条,成了备受集镇居民青睐的下饭好菜。老人霸得蛮、舍得干,每晚将豆腐做好,早早起床挑着豆腐沿家叫卖,卖完豆腐回家又忙蔬菜的管理。由于技术好、讲诚信,豆腐料足不掺假,口感好,大家念及他年迈,不想他跑太远的路,每家都会主动叫住老人进屋买上几块钱的,所以老人的豆腐不愁卖,经常供不应求。通过三年的努力,老人不但还清了债,还略有盈余,彻底告别了贫困,与小康结缘了。

笔者前几天遇见老人挑着豆腐担时,问老人“九十岁了,为什么还要拼命赚钱”?老人很坦诚地告诉笔者,“娘有,爷有,不如自己有。我这几年虽然辛苦点,但是每天劳动身体也好多了,三年里连感冒都没有,还脱了贫。真是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平时帮衬的邻里乡亲。”

笔者听完,不免由衷感叹,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穷而不思变、穷而安于现状。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奋斗,掌握一技之长,哪怕像刘少吾老人这样九十岁高龄,也能脱贫增收,过上幸福生活。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