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乡市罗家冲遗址入选湖南“十三五”十大考古新发现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2020-11-03 10:26:55
—分享—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蔡臻 通讯员 孙丙丽

记者从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获悉,“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近日正式公布,宁乡市“罗家冲遗址”成功入列。

在各考古单位自愿申报、省考古学会择优推荐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评审、省文物局审核,全省共有10个考古项目列为“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

罗家冲遗址位于宁乡市青山桥镇青山社区一组。罗家冲遗址是近年来湘中地区发掘的地层叠压清楚、为数不多的年代序列相对完整的遗址之一,根据典型遗物标本和碳十四测年数据,遗址主体年代自新石器时代末期延续发展至商周时期。遗址石家河文化遗存的发掘丰富和完善了湘江流域石家河文化的内涵。这批遗存尤其是高规格回廊式建筑的发现,为研究湘中地区石家河时期的聚落特征提供了重要线索。商周遗存的发掘对探索炭河里文化源流、宁乡铜器群出土背景等具有重要价值。

宁乡的历史从这里发现

青铜器的大量出现让宁乡这座小城闻名遐迩,举世瞩目,炭河里青铜器之谜困扰着世人。璀璨瑰丽的青铜艺术是怎么一下子就出现了,怎么又一下子消失的呢?或许位于青山桥镇距今4500年新石器时代罗家冲遗址将为我们打开一扇启迪之窗,为我们辛苦探寻之路开启一道光芒。

青山桥,毛泽东诗词中“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是否与此有关不得而知,“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关于青山的诗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罗家冲位于青山桥镇桥北村楚江上游北岸的二级台地上,现存面积2.5万平方米,周围自然地形为低山、丘陵环绕的狭长形山间盆地,楚江自盆地中部穿境而过。与附近同时期月形山、石家湾、景德观、上流寺、钦家塅等遗址相对比,发现罗家冲遗址保存相对完好、堆积较为丰富、延续时代久远、等级制度较高,疑似聚落遗址群的中心地带。

自2014年至2016年,前后历经三年,发掘面积1100余平方米,发现灰坑、灰沟、水井、窑址、柱洞等史前人类活动遗迹。其中发现两座大型建筑遗迹最具特色,一座为回廊建筑基址,推测应该不是当时普通人的住房,可能为处理大型事物的公共议厅,也可能与祭祀先祖神灵有关。

从罗家冲遗址出土的2000余件陶器、石器、玉器和小件青铜器来看,其中石镞、石矛、石钺、石刀、石锛、石凿、石斧、石铲、石镰等具有战争狩猎性质的工具最具有典型特色。或许这些以石镞(石头做的箭头)为代表的大量石制工具(或称武器)也正是当时残酷战争历史最为真实的写照。

罗家冲遗址航拍图。

遗迹分布图。

石矛。

玉锛、玉刀、玉环。

石锛。

铜镞。

玉璜。

陶猪首。

罗家冲考古有望改写宁乡养猪史

“宁乡人会读书,宁乡人会养猪。”这句宁乡古语作为一道独特而又亮丽的人文风景线,“养猪读书”成为宁乡人的文化标识符号,源远流长,绵延至今。

在罗家冲遗址出土的一件陶猪,为宁乡的养猪历史再添新证据,有望改写宁乡养猪史。此件陶猪模型为新石器晚期距今约4500年,其特点为:泥质灰陶,手工塑造,长约五公分,造型古朴,憨态逼人,三分形似,七分神似。器型残缺,难辨其完整轮廓与真实特征,大抵随手捏制而成,实际用途不明显,疑似作为儿童玩具或者与祭祀神灵、动物崇拜等原始信仰相关,但也至少表明当时猪已经完全由野生驯化为家养,猪作为养殖牲畜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当时餐桌上的佳肴美味了。

新石器时代养猪史的发展,是作为史前人类定居后,农业社会演变发展的重要典型特点之一。因为只有在定居后,随着农业的逐步发展,才有多余的食粮进行养殖,并为人们提供富含蛋白质类的食物。罗家冲遗址作为新石器晚期保存较为完好的聚落遗址,对于研究湖湘地区史前文明研究提供了又一丰富的实物证据。值得深思的是,罗家冲遗址出土大量的石簇(即石箭头),作为狩猎工具的典型代表,充分证实了狩猎经济在当时占很高的比重,而陶猪的出现又恰恰佐证了农业经济的出现与发展。据此分析,可大胆推测罗家冲遗址时代跨越较长,并处于渔猎狩牧经济向定居农业经济转变,并最终完全实现这一过程。

《礼记》曰:“豕(shi)曰刚鬣”(其意为未阉割的猪皮厚、毛粗)。难怪猪八戒又叫猪刚鬣。汉武帝刘彻的乳名彘儿,即为小猪之意。宁乡花猪作为中国四大名猪之一,被列入首批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成为宁乡宝贵的物质文化资源,其体态圆润,黑白相见,完美交融,憨厚可掬,以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而闻名遐迩,驰名中外被誉为“花猪中的大熊猫”。罗家冲遗址发掘出来的陶猪貌似为猪头模型,头、嘴、耳较为短促。跟宁乡花猪狮子头的特点,我们是否可以大胆的想象:这个陶猪就是宁乡花猪的原型?这也是考古工作与现代生活一种有趣的结合,聊博一笑了。

从炭河里到罗家冲,宁乡的历史又被向前推进了1500年,有一批不知姓名的宁乡初民在这里留下了历史的回音,遗物和遗迹,陶器和石器缓缓地向人们诉说着温情与敬意。

根据发掘的信息,文物专家认为,罗家冲遗址的考古价值明显,它是建立湘江流域史前至商周时期的文化谱系的重要依据;显示宁乡在商代已有较发达的考古学文化,对揭开沩水流域为什么会发现大量的商周青铜器,为什么会出现炭河里西周古城,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同时,和罗家冲遗址一并入选“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还有:临澧伞顶盖旧石器遗址、泸溪下湾遗址、华容七星墩遗址、澧县孙家岗遗址、常德南坪墓群、临武渡头古城遗址、蓝山五里坪古墓群、衡东大浦洋塘山窑址与墓群、平江福寿山大湖坪遗址。它们进一步揭示了湖南光辉灿烂的史前文明,证明了湖南是华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