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青山怀抱,清流潺潺。山是常青的,水是常绿的。虽然,秋天萧瑟的西风,冬天凛冽的冰雪,会使得大地上青草枯萎,枝头的叶子凋零。但是山间苍翠的松柏,以及满山遍野的绿竹幽篁,仍然无视于冰雪泥寒,傲然独立。谷底的溪流,到冬天只剩下了涓涓的细流,淙淙地流过秋雪的土地,但是春天几场春雨过后,溪水涨满,激流喷着白沫,滚滚流过了山谷野地,而田畴中又爆满了蛙鸣。
那时,我和小伙伴们也开始活跃于户外,脱下鞋袜,在冰凉的溪水中奔跑。也会摘下竹叶,作成小船,放入小溪中,让它随着溪水顺流而下,有时还会捉几只蚂蚁,放在船中当乘客。夏天到了,丝丝垂柳遮住了阳光,躺在柳树下,听树上的蝉声,一本小说,一支钓杆,会打发半天的光阴,让天上红日,变成夕阳。
长大成人后,离乡背井,寄迹天涯。但是我不会忘记故乡。每一处青山环抱的村景,每一条潺潺的清流,都会使我联想到故土和童年,尤其是那一艘栖在故乡河滩头的老船。
当它作为新船,浑身散发着松木、桐油的芳香,洋溢着辉煌的光彩,气昂昂出现在这里时,我仰视着它,羡慕那高大结实的船体。我曾和人们一起在锣鼓鞭炮声中,齐心协力给滩头泼上水,把它推入港湾里——船头便激起了万千朵水花,人们扬手欢呼,雀跃蹦跳,并在河岸上就着咸菜畅饮掉数十坛祝福的黄酒。而我,一个不谙世事的浪漫少女,曾于月夜坐在新船旁,赤脚搅动着流水,朦胧地想象着自己以及新船未来的岁月……啊,童年!
记得翌年春天,我曾乘着它绕了故乡河一周,颠碎了无数风波,向湘江入口处对岸大都市进发。我们深夜停泊在坪塘镇港外,出于好奇,我掀开乌黑的篷角,窥探远处岸上明亮的灯光。我第一次知道世上还有不怕风吹雨淋的灯——那一种不需要加油的电灯。但我的窥探被奶奶制止:她埋怨我掀开篷角,吹进了北风,船舱内寒冷难耐,使她穿着大襟棉袄,黑夹裤外套着粗布蓝围裙仍瑟瑟发抖。
对一个充满向往,没什么阅历的少女来说,她永远睁大眼睛,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世界。她不听劝阻,曾不止一次偷偷掀开乌篷一角,透过缝隙向诱惑她的地方嘹望……她和新船一样,才开始生活的航程,彼岸神秘的世界,天堂般吸引着她。
长大以后,我离开故乡,在一个又一个大城市里流动,迁徙。童年的憧憬已被岁月磨耗。勤奋竟换来嫉妒,认真却招致不满。失败成了我的密友,误解像影子一样伴随着我。尽管屡遭挫折,生活毕竟在变化。过去遍地草棚的故乡,如今已耸立起一幢幢小楼;到各地流浪,亲眼见到祖国的容颜正在日新月异。因此,我仍迷恋,向往这个世界。
日出日落,花开花谢,逝水悠悠,东流的大江不会再回头。假如流水能够回头,也带不回那一连串的逝去的悠悠岁月。而我在这一连串的岁月河,落拓天涯,去乡日久,只能留下昔日的一些逐渐淡漠的印象,任我寄情怀念。而我,如果有一天再回去,我还能看到不老的青山,长流的绿水吗?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廖桂英
编辑:喻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