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要我来宁乡工作时,我坚决不从。印象中的县城,像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旧电影:满地的垃圾,破旧的房屋,杂乱的街景,还有那些不同的腔调……可是,无奈母亲言辞恳切,我于今年二月,来到宁乡。
宁乡高速路口别具一格且古韵十足的青铜雕塑收费站,让我不由一怔。紧跟着,宽敞而漂亮的宁乡大道,魔杖般划开一条春意盎然的景观。这与我脑子里的宁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顿生疑惑:难道走错了地方?我不由得一阵恍惚,耳边回荡着母亲的话:“宁乡现在变了,变成了安宁之乡。连新冠病毒都让几分。”
下高速不到两公里,一个刻有“蓝月谷民俗风情街”的石牌坊映入眼帘。进街几百米,右侧一个朱红色的电动伸缩门门框,将锃亮的不锈钢门被缓缓拉开……我下车,一幢高大的建筑雄伟而霸气地矗立眼前:
大楼正面有几十级阶梯,大楼主体像雄鹰矫健的身子,它背向蓝天,俯视大地;延伸的侧楼像鹰的翅膀,蛰伏在天空下;阶梯下有一个椭圆形花坛,坛内草皮吐着嫩绿,花枝褪尽冬装;最可爱的是花坛正中的喷泉,它喷着珍珠似的水帘,嬉弄着那“嗷嗷”待哺的鹰嘴。楼的四周可见:高大古朴的樟树,低调谦和的四季青,浴阳吐蕊的月季,明艳脱俗的石楠球,崇高荣耀的桂花树……
这,就是我新工作的地方——湖南华科技工学校。我顿时欣慰,我将在这优美的环境里,开始我育人路上的新征程!所有的不愿意在这清雅的环境里,在我立志的教育事业中,全都化作坚强动力……
现在,我来宁乡已近半年。近半年来,我除了努力履行“教育扶贫”的工作职责外,还走遍了宁乡城区的大街小巷,尝遍了宁乡各种美食。“脏、乱、差”的宁乡印象已被“高、大、上”的都市风貌所替代。我像热爱学校“教育扶贫,不收学费,安置就业”的教育模式一样,热爱宁乡!我像关注贫困学子一样,关注宁乡的一举一动!我期待美丽的宁乡越来越繁荣昌盛!
瞰绿蓝月谷。杨铁军 摄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谢宛萦
编辑:喻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