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浓浓的故乡情结——追忆在谢觉哉夫人王定国家里做客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贺小平 编辑:喻靖 2020-06-12 10:44:33
—分享—

2020年6月9日,宁乡媳妇、谢觉哉夫人王定国逝世,享年107岁。消息传来,全市各界陷入悲痛之中,纷纷以各种形式寄托哀思。王定国是最后一位逝世的爬雪山过草地的女红军,习近平总书记曾牵着她的手一同步入会场;105岁生日时,全国10余亿观众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和她一起共过生日,是中直机关的老大姐,全国健康老人,享有尊高威望。宁乡县委、县政府曾为老人举办百岁生日宴。当此之时,记者不禁回忆起10余年前,在王定国家里做客的情景,当时的情景,一幕一幕,恍如仍在眼前。2006年11月25日,北京街头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雪花纷纷扬扬,令人想起“瑞雪兆丰年”这句话。当天,我和时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符洪舟,县人民医院院长文大志等应邀到王老家做客,深深感受到了王老浓浓的乡情。

2010年9月25日上午,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老红军王定国在百岁寿诞的特别日子里参观了宁乡一中及金砺实验小学,同时接受了各界人士对其百岁的祝贺。(资料图片)

亲切随和的老大姐

王定国出生在四川省营山县安化乡一个贫苦家庭,是“延安五老”之一、新中国司法工作奠基者、全国政协副主席、我市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的夫人。1933年,王定国参加红四方面军,出生入死,三过雪山草地,为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离休后,王老离休不褪色,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任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中国长征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干部教育协会常务副主席,在不同的领域作出了贡献,是中直机关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大姐。

一到王老家,王老一边介绍情况,一边热情地招呼我们落座。这是一栋看起来平平常常的房子,面积不大,不过100多平方米,陈设十分简单,装修普通,家具电器一看就知道用了很多年,和普通市民家没有什么区别,一点也不像一位正部级领导干部的家,只有家中琳琅满目的字画和各式工艺品,昭示着主人的不同凡响。墙上的字画基本出自王老手迹,一笔一画都很见功底,所写内容,有的录自毛主席语录,有的是谢觉哉的作品,更多的是王老自己的东西,令人恍若进了一个书画艺术宝库。王老领着我们逐房逐房地参观,一一向我们作介绍,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参观完所有房间后,王老又要秘书拿来她的一幅大型画作《强渡嘉陵江》,画面上,狂风大作,巨浪滔天,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画面大气磅礴,画面上,还有当年参加渡江战役的近百名红军战士的签名,“强渡嘉陵江”几个字则为前军委副主席刘华清所题。“当年战斗激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共作了五幅画,一幅被军事博物馆收藏,两幅被上海博物馆收藏,这一幅画,健在的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的老将军基本上都在上面签了名。”王老眼睛湿润起来,一边说,一边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

作者与王定国合影。

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作诗

“我没读过什么书,以后能认得几个字都靠自学。1971年退休以后才开始写东西,这些年来我每年起码有三个月以上的时间在外面走一走,看一看,走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可以说每一首诗都是一个故事。近来我已将旧作集中起来,准备出一本个人诗集。”当我问起老人的创作情况时,老人如是说。

这本书的草稿共277页,内容十分丰富,有诗歌、书画、散文等,诗歌占了较大比重。王老兴致很高,一首一首地将诗翻给我们看,并大声朗读出来:“悠悠内外历艰辛,唤醒狮子天下惊。大地沉浮民作主,三座大山皆夷平。勤工建设民风朴,树立廉洁国运兴。今日神州添锦绣,捷报频传慰巨人。”(《纪念毛主席诞辰》),她的系列游记诗也内容丰富,感情深厚,有《川北行》《川南行》《陕西韩城》 《元旦在成都》《游广元到剑门感》等诗,王老均一一饱含深情地朗读给我们听。“秦巴古道路难行,川北雄关数剑门。七十二峰人赞美,喜看三国出群英”。这是《游广元到剑门感》诗,遣词造句,均令人称道。谢觉哉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不少作品流传于世,有的还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没有想到的是,其夫人王定国虽然没有上过学,但凭着自学,文学水平到了相当高的地步,这一点不能不令我们惊叹。王老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神很好,近百岁的人了,至今每年还有三个月以上在外面旅游,频频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一点也没有显出疲态。这一点如果不是我们亲眼所见,我们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

王老先后多次到宁乡。1957年3月、1960年2月、1961年12月三次陪同谢觉哉回故乡视察,之后,又于1988年11月、1998年11月两次回宁乡参加纪念刘少奇同志系列活动。2006年9月,王定国老人不顾年事已高,又回到了宁乡。2010年9月26日,王老再次来到宁乡,和宁乡一中、金砺小学的师生进行了座谈,并参加了宁乡县委、县政府为老人举办的百岁生日宴会。每次回宁乡,王定国都专程去沙田乡谢觉哉故里凭吊谢老及谢老的亲密战友何叔衡、姜梦周,看望乡亲们。宁乡留下了她串串坚实的脚印,留下了她关心宁乡建设的件件往事。1998年11月,王老回宁乡时,写了一首回宁乡的诗:“宁乡是深深的山巷,永远飘荡着淡淡的芳香。宁乡有圆圆的月亮,永远普照着新修的瓦房。宁乡有纯朴的人民,永远盼着甜蜜的理想。宁乡留有谢老往年耕耘的学堂,我爱宁乡,更望宁乡富强!”

浓浓的故乡情结

王定国老人共有五个儿子、两个女儿,满门书香。其子谢飞是我国著名导演,曾任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导演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协会常务副会长、执导有《湘女潇潇》《黑骏马》《香魂女》等九部影片,在国内外频获大奖。其子谢云则是我国著名杂文家。别的几个儿女均学有所长。每到周末,儿女们都从不同的岗位上赶回来,一家人集在一起,其乐融融。

因为怕打扰老人太久影响老人休息,我们要走了。当我们提出要与老人合影留念时,王老欣然应允,并挥笔题辞“祝宁乡人民幸福安康”。还一个劲留我们一起吃晚饭,见我们执意要走,王老就亲自拿了糕点,一一往我们口袋里装,并执意要把我们送到电梯口。临走,她紧紧握住我们每个人的手,反复叮嘱我们再来玩。依依不舍辞别王老,出了电梯,我们朝四楼王老的窗口望去,但见王老伏在窗口,还在不停地向我们挥手再见!我们向老人喊话,叫老人不要送了,快点回去,保重身体要紧。老人的手还是挥个不停,这一下我们急了,停止了脚步,一齐要老人好好保重,快点回去。老人还是在窗口朝我们招手,一点也没有回去的意思。我们想,我们只能快点走了,如果我们不走,老人恐怕是不会停止挥手的。就这样,我们一步三回头地告别了王老,走了很远,王老的身影只剩下很小的一点了,仍看到她伏在窗台上朝我们挥手……见到这一幕,同来的县摄影家协会会长夏腾煌眼眶湿润了:“参加采访这么多年以来,我这一次最受感动。”

是的,这就是王定国老人。平平淡淡,却从从容容。她身材并不高大,但这时候,她的身影却在我们的脑海中越来越高大起来,以其过人的人格魅力,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贺小平

编辑:喻靖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