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段华良
杨驰原系金洲镇中心小学副校长,2019年2月,被选派到金洲镇关山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刚驻社区时,生怕自己干不好,后来发现,只要练好基本功,就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面对记者的采访,杨驰抬头一笑,眉眼弯得像月牙。
入户走访密、摸清社区情,便是杨驰说的“基本功”。从担任第一书记之日起,他就下定决心要多为居民办实事、解忧愁。在广泛调研走访、吃透社区情况的基础上,杨驰和关山社区支居“两委”成员一道,集思广益,反复修改,精心制定脱贫计划,还逐户制定了帮扶方案。针对居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予以破解。他先从关系到居民生产生活的小事、琐事做起,尽心竭力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与好评。
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杨书记话不多,实在!是个真正为贫困户着想的好干部。”5月24日,关山社区贫困居民黄政文拄着拐杖一边领着记者往他引以为傲的猪圈里走,一边开心地说,去年养了5头肉猪,挣了近3万元钱。今年年初,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直买不到花猪仔,愁得他夜不能寐、饮食无味,精神状态一度不好。杨驰得知情况后,多次上门安慰,稳定其情绪,并东奔西走四处联络,但因疫情影响,多方努力无果。待疫情情况好转后,杨驰与黄政文的帮扶责任人一起,终于在流沙河镇草冲村预订到了6只花猪仔。几番周折,才运回来。
“我很喜欢花猪!你看,它们毛发光亮,特别憨厚可爱!”黄政文告诉记者,这6头花猪仔不光是他脱贫致富的“法宝”,更是他的精神寄托。
“扶贫,也得‘扶气’。‘扶气’就得让居民服气,把气捋顺,让心靠拢,拧成一股绳,扶贫就有劲了,也有希望了。”杨驰告诉记者,“驻村,就是要‘驻’到群众心坎里。”
“搭帮杨书记介绍我到华力通公司上班,第一个月就拿3400多元工资,第二个月拿了5900元。这日子越过越舒心哒。”53岁的贫困居民游正伏现在逢人就说,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想做好扶贫工作,必须当好政策宣传的指导员、扶贫信息收集的情报员、扶贫攻坚的服务员。”平时,杨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紧盯着各部门的各种政策,社区里的贫困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更是他重点关注的对象,他用实干与担当诠释着群众心中“贴心人”的角色。
扶贫路上的“老黄牛”
“太感谢杨书记了!搭帮他帮我把房顶修缮好了!我屋里就我们娘女三人,人又请不到。幸亏有他呢!”关山社区泉塘片18组贫困居民章友良告诉记者,3月底,狂风暴雨吹走了她家屋顶的瓦,顿时,室内水流成河。正当章友良手足无措、心急如焚之时,杨驰冒雨赶来了。
“别急,我来修!”因屋高风大,一个楼梯不够,杨驰就借来两个楼梯,捆绑起来,硬着胆子上了房顶。
“其实我也怕,又是风又是雨的,但如果我不上去给她们修,她们还要受漏水之苦。”杨驰说。
据了解,在3月底,杨驰还先后为陈学文、熊雪梅、黄冬初等多户贫困居民及非贫困居民修缮房顶,获得了群众的一致称赞。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但凡群众有困难,杨驰都会竭尽所能,实打实地帮他们解决。他嘴里总说:“事办好了,看着他们高兴,我也高兴。”
“我要把党的政策宣传好,把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实好,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的日子。”把群众的事时刻放在心上,真心为群众服务,杨驰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第一书记”的职责。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段华良
编辑:喻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