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为贫困群众做点实事我心里就踏实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淑兰 编辑:喻靖 2020-05-29 14:19:17
—分享—

——记大屯营镇靳兴村驻村第一书记龚宇兵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淑兰

“龚书记很细心,我们说什么,他都放在心上。我们有困难,他都会尽力帮。”说起龚宇兵在村上帮助自己解决的困难事,大屯营镇靳兴村贫困户数都数不过来。

现年48岁的龚宇兵是原三仙坳中学校长。2018年9月,三仙坳中学和石家湾中学合并为周南靳江中学。2019年2月,根据市委组织部的安排,龚宇兵被选派到靳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他始终不忘初心,心系贫困群众,把自己当成了靳兴村人,每月驻村22天以上、住宿16晚以上,认真做好扶贫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村级各项工作,靳兴村的村容村貌在他的带领下有了很大改观。

用脚步丈量民情

把贫困户当“亲人”走动

靳兴村有46个村民小组,1650户643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7户217人。到村后,龚宇兵没有盲目的马上就“上产业”,而是选择把摸清村上贫困户情况和做好群众思想作为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第一步。

自1990年从宁乡师范毕业以来,龚宇兵一直在教育工作岗位上耕耘。尤其是近10年来,先后担任中学副校长和校长。“隔行如隔山”。他知道对于扶贫工作来说,自己就是个“门外汉”,因此,接受安排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来很多扶贫政策资料进行研究,并虚心向上一任驻村第一书记请教,熟悉驻村的各项工作。

“我白天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晚上梳理笔记、思考脱贫对策,一心想着要把制约靳兴村发展的瓶颈、面临的困难摸清楚。”龚宇兵说,靳兴村村民小组多,贫困户比较分散,居住的地方很多都不在公路边。走访几天后,他发现开车走访效率不高,于是花5000多元钱新买了一辆摩托车,这样由原来的一天走访10多户,到一天可以走访20多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不到一个星期,哪家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龚宇兵心里都“有谱”了。

只有心里有群众

群众才会把你当亲人

2019年7月15日,烈日炎炎,在贫困户许红军家的西瓜地里,龚宇兵戴着草帽在忙着采摘西瓜、装箱打包。许红军看到他浑身被汗水湿透,原本白净的面庞晒得成了古铜色,感慨道:“这么大的太阳,大家都不愿意出门,没想到龚书记还会来帮我家摘西瓜,这真是党给我们贫困群众派来的好干部。”

许红军是靳兴村下湾组人,妻子多年来因精神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大女儿上大学,小儿子上初中。因为要照顾生病的妻子,许红军不能外出务工,只靠在家门口打零工艰难维持生活。了解到许红军一家的实际情况后,龚宇兵因户施策,首先帮他落实教育扶贫政策,让两个孩子享受困难家庭学生生活补助。然后,鼓励其自主发展产业,帮其申请加入养蜂合作社,现有12箱蜜蜂;又扶植其种植西瓜20亩,并多方联系帮其销售;还让他参与花明楼粮油水稻种植,由公司免费提供农药、化肥、种子种植了5亩水田。这三项下来,许红军一家2019年的收入达到了6万多元。

付出太多心血汗水

把靳兴村当成了自己家

“真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宽敞明亮的新房。真是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和好干部了。”靳兴村下皮塘组五保老人金宗文,之前因为在镇敬老院集中供养,放弃了当时的危房改造指标。但金宗文2019年找了老伴后,想回来和老伴单独生活。而他原来的老屋是危房,已不能居住。金宗文找到龚宇兵,希望能帮其解决这个问题。我市危房改造政策在2018年就基本结束了,但看着老人充满希翼和渴求的目光,龚宇兵想方设法向上级争取到了一个危房改造指标,帮金宗文新建了一套50平方米、两房带厨卫的新居,只要带生活用品就能入住。

一年多的时间里,龚宇兵尽最大的努力把每一项扶贫政策都落实到位,实现教育扶贫21户25人,其中4人享受教育扶贫“雨露计划”;健康扶贫217人、金融扶贫9户、享受公益性岗位补助3人、危房改造1户,并介绍14人次外出务工,真正让贫困群众感受到了党的好政策,切实为贫困群众增加了收入。

“能为贫困群众做点实事,我心里就踏实;能为贫困群众增点收入,我心里就高兴。”龚宇兵表示。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淑兰

编辑:喻靖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