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白话充满大智慧,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金句,引出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大课题。
“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你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元宵晚会上的一首诗朗诵,唱响了一曲全民抗“疫”的动人赞歌。
3月18日,我市举行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再次吹响了冲刺“双过半”、决战“双胜利”的新号角。大竞赛要有大样子,挑大梁才有大发展。实干为先,就能用最美的样子跑出宁乡速度、拼出宁乡优势、干出宁乡作为。
跑出宁乡速度,将最美的样子展示在争分夺秒的抢劲中。以产业比实力,以项目论英雄,跑出加速度,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秦基伟将军上甘岭战役中一次与坑道部队通话时,为鼓舞士气刚说了句“转告坑道里的同志们,军党委和军首长都很惦记前面的同志”,就被电话兵打断了:首长别啰嗦了,拣要紧的说,先下命令吧。秦基伟后来感慨道:战士做得对!那时敌人炮火纷飞,为接通电话不知牺牲了多少电话兵,只能抢一句算一句。大竞赛活动是大战,也是大考,要像战斗中打电话那样“抢一句算一句”,早谋划、早安排、早动手,抢抓三月份,大战一百天,确保产业项目建设高起步、开门红。
拼出宁乡优势,将最美的样子展示在一扛到底的韧劲中。抓产业项目建设,要敢于和强手比拼。俗话说:一根扁担两头挑。2020年这个春天,我们肩上的扁担,一头挑着疫情防控,一头挑着经济社会发展。肩上千钧担,脚下不能松。我们常说“扁担冇扎,两头打塌”,挑好这副重担,要钉紧能力的“插栓”,扣紧作风的“卡口”。有这么一首诗:扁担不长七尺三,箩筐不大柳条编,你甭小看这玩意,昨夜担走两座山。愚公移山的时候,扁担不长,箩筐也不大,只因挖山不懈、挑土不止,最终创造了“昨夜担走两座山”的奇迹。挑起产业项目建设这副重担,我们的“扁担”和“箩筐”早已升级,但要挖的“山”还很多,要挑的“土”也不少,拼出宁乡优势,一扛到底的韧劲必须有。宁乡人有“吃得苦、霸得蛮”的优良传统,也有“开放包容、团结奋进”的精神气度,像愚公移山那样一锄一锄地挖、一担一担地挑,把稳扁担两头,踏平脚下坎坷,挑起“千斤担”,爬过“十八盘”,就能登上高质量发展这座雄伟的泰山。
干出宁乡作为,将最美的样子展示在决战决胜的闯劲中。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产业项目建设也跟打仗一样,向敌人发炮弹,不能只管“炮弹”发了没有,更重要的是“命中率”如何。如果把开会、发文、检查、服务等工作比喻成“炮弹”,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有一种说法: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想到”和“得到”之间的距离,因为其中还隔着一段“做到”。如果只管“想了”不管“做了”,只管“做了”不管“做好”,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只讲“差不多”不问“差多少”,这种乱发“炮弹”的作法,不但没有“打击”的效果,反而会造成“炮声”隆隆的假象。决战决胜抓产业项目建设,也要经常问一问“炮弹”发得怎么样:抓的是什么项目、谁来抓这个项目、进度怎么样、环评过没过、配套有没有、服务好不好等等。用“炮弹”实施精准打击,就能让产业项目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让“嘴里有嚼的、锅里有煮的,案板上有备的”持续滚动推进。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宁声
编辑:喻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