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这个稳经济方案,其它地方真得学学

来源: 港湘深一度 编辑:喻常宁 2020-02-22 21:51:34
—分享—

????_20200222214809.jpg

2月20日,长沙发布了一份文件:《长沙市有效降低疫情影响稳定经济运行实施方案》,包括7大项重点任务,26条具体措施(下称“26条”)。

当地官媒第一时间发布,纷纷用上了“国内率先出台”“系统性方案”等字眼。

为什么说这份文件是“率全国之先”?“系统性”又有何特殊之处?

我们仔细梳理了一下,发现还真有些不一样。

01

何为“系统性”?

其实,在这份方案出台5天前,长沙市政府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意见》。

主要有20条举措(下称“20条”),覆盖稳定用工就业、减轻企业负担、优化金融服务和持续发展等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

短短5天时间内,接连两份方案,长沙的动作不可谓不迅速。

但梳理发现,新出台的“26条”,不仅仅是在“20条”的基础上简单做加法,更重要的是进行了一次系统性升级。

“20条”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复工、贷款、租金、税费方面的具体优惠措施,以支持它们共渡难关。

新“26条”则涉及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投资、对外贸易、稳岗就业等大的领域。

“26条”既有宏观层面的目标要求,又有中观层面的路径举措,还有微观层面的政策支持,因此称它是系统性方案。

比如,针对占据长沙经济“半壁江山”的服务业,该行业在春节期间受疫情冲击十分严重。



疫情前的长沙太平街

“26条”提出的宏观目标是:聚焦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民生消费等服务业重点领域,科学引导,分类施策,促进消费结构转型升级;

针对中观层面,也就是重点领域,提出推进商圈提质升级,加快创建国家级试点步行街,重点培育特色商业街区、夜经济示范区,实施城市形象推广计划等;

再到微观的消费行为,提出加大对自创知名品牌、老字号企业的扶持发展,支持推进“首店经济”,支持潇湘一卡通、和包支付用户享受定额返还、景点优惠、食宿优惠、公交优惠等政策,推动区域旅游门票减免联动补贴政策等。



长沙当地知名餐饮品牌“文和友”

“一条措施对应解决一个关键问题。”正如长沙市发改委党委书记、主任夏文斌所言,大到重点领域的补贴支持,小到市民们的一张车票、门票,这份方案均给出了对应举措,不可谓不细致。

商报君还观察发现,“26条”每个任务、每条举措的末尾都有一个括号,里面分别是对应的牵头领导与责任单位。



“26条”部分内容截图(图/长沙市发改委官网)

据悉,“26条”实行“一月一调度”,对推进落实不力、弄虚作假的,将进行通报批评、约谈、挂牌督办等处理。

分解落实、明确担当,这样的方案,才让人放心!

02

“先”在何处?

据公开报道,长沙市发改委对“26条”是这样评价的:这是国内率先出台的具有本土特色的稳经济系统性解决方案。

商报君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在网上搜索了下全国各市的“稳经济方案”。

搜索结果有4200万条,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是同属省会的杭州、郑州、成都等,以及“北上广深”均出台的相关举措。

其中较早的,还是位于西部的成都,该市早在2月6日便出台了20条政策措施,以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

但不得不说,这次确实还是长沙“率全国之先”。

梳理相关省市的防疫情稳经济方案,其中大多侧重于支持扩大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减轻社保、税费压力,加大金融支持,支持稳岗就业等,也就是类似于长沙2月15日出台的“20条”。

当前正处于疫情关键期,疫情不太严重的地区正在有序复工。因此,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大对企业金融财税支持、援企稳岗是当下各市出台相关方案的侧重点。



长沙经开区,该园区的工程机械已跻身千亿产业集群(图/智慧长沙)

而类似于长沙针对制造业、服务业等当地支柱行业(“具有本土特色”),且有远景规划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则少之又少。

03

尊重市场

政策有了,但如何落地,如何转化为实效?这是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梳理“26条”,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方案明确表示,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市场主体兜底。

首先,长沙拿出了“真金白银”来支持市场,补贴最高达1000万元。

“26条”中明确表示,对申报国家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成功的运营主体,给予一次性补助1000万元。



长沙港霞凝港区新港码头(图/湖南省交通水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尊重市场,既不是让政府推卸责任放任不管,也不是简单下达行政命令。

而是通过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自由流通。

如果市场发现某个领域”有利可图”,那么资本等要素自然会向洼地流动。

例如,在给予物流企业补贴时,“26条”是对其按年度承接制造业企业物流业务总量排名,给予前五名每家不低于200万元补助。

为稳定蔬菜价格,“26条”提出,对新增速生蔬菜种植面积达100亩的补贴2万元,每增加50亩再多补贴1万元,最高不超过15万元,以此来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

再如,“26条”旗帜鲜明地支持医药、大健康、应急等疫情防控相关企业上市,对在建(含新开工)的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贴息补助,对加大研发投入的企业给予补贴,就是以政策杠杆替代行政命令,鼓励企业扩大再生产,强化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04

关注民生

民生,亦是此次方案的重点;更体贴的,是对个体给予足够的关注与尊重。

企业复工复产,首要面临的问题就是人。

“26条”提出,对返湘就业且有专业技术登记的产业工人,在园区就业的优先安排居住人才公寓,并由园区给予3个月的租金减免;

鼓励有条件的机构利用网站、移动APP、微信小程序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培训考核合格的,按每人550—6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保障农产品供应,就是保障农民收入、稳定物价。“26条”将确保“米袋子”“菜篮子”供应摆在了重要位置,提出:

实施“菜篮子”保供应急储备补助,力争新增速生叶类蔬菜种植面积2万亩,大力恢复生猪生产,组织抓好种子、化肥、饲料等农资供应。



湖南农业农村厅为当地企业协调供应蔬菜种子(图/湖南农业杂志社)

除了降低老百姓的生活成本,“26条”旗帜鲜明地坚持持续稳定房地产、医疗服务、就学等民生商品和公共服务价格,不依靠房地产刺激经济着力打造全国创新创业成本最低城市。

多提一句,长沙是湖南省会,湖南其它市州的房产价格也以此为锚。

换言之,只要长沙的楼市足够平稳,该省其他地方的楼市也不会过热。长沙的楼市压舱石作用,不言自明。

而且难得的是,很少会有市级的文件中会这么写到:鼓励网约车平台对驾驶员给予一定经济援助。

尊重每一位个体,重视保障民生,这或许便是长沙“房价洼地”、幸福之城的秘密。

05

魄力与担当

有人将疫情扩散的这一个月,称为“失去的一个月”

当有的地方还在严防死守,广东、浙江等地已展开抢人大战,专车专机拉人回去复工。

湖南,亦是如此。



宁乡经开区的招聘现场,当地安排专人专车接送员工到企业门口。(图/智慧长沙)

2月18日,湖南省便出台30条“干货政策”,支持企业复工。长沙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升级。

早在疫情之初,湖南与浙江、广东,都是率先升级一级响应的省份。

而在疫情暴发期间,湖南疫情严重度可以排在全国前五,但治愈率高至50%,位居全国前列。

敢为天下先的湖南人,无论是疫情之初的准备,还是暴发期的动员能力,亦是复工防疫关键期的果断,无疑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这背后,可能体现的是治理能力的差异,也体现了当地主政者的进取心。

因为不复工,只要疫情不出问题,即使经济停滞,也怪不到自己头上;复工,经济可能早一日复苏,但也意味着疫情存在再次传播的风险。



(图源网络)

这个时候坚持出台刺激政策,为市场鼓劲,帮企业度难关,为人民谋福祉。

做出这样的抉择,需要魄力与担当。

来源: 港湘深一度

编辑:喻常宁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