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大江
这个春节,对于医院和医务人员来说,必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我们把镜头投向基层卫生院,看看宁乡市双江口镇朱良桥卫生院在疫情防控面前是怎样做的。
冲在最前面的卫生院长
“对于疫情,防控工作非常重要。我们认真做好新冠肺炎的排查防控,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或减少它的群体性爆发和蔓延,相对于患病后的救治和善后,是更经济、更有效的应对手段”。朱良桥卫生院袁思明副院长向我介绍道。
年轻的袁院长目光中透露出一种诚挚与执着。省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袁院长从1月23日到今天,每天忙于各方面的防控工作,吃住都在单位。家里小儿子刚刚1岁,幸好有家里人帮忙照料。“截止今天朱良桥片区有132个湖北返宁人员在进行居家隔离观察。他们除了要闭门不出外,还要监测体温和临床症状,有异常要及时报告,及时处理。这项工作是村卫生室在具体落实,但是我要对数据进行筛选,汇总和转发,还要督查工作质量,防止遗漏。”“现在观察期大部分都有10多天了,谢天谢地,没有出现疑似病例。”
“前几天,群众有头痛发热什么的,都很担心。总怀疑自己与某某外地回来的人有解除,害怕患上新冠肺炎。打我的电话的,打市长热线的,打镇领导电话的,打110的,各种各样的都有。群众都是一个愿望:尽快帮我确定和治疗,让我放下心来。或者是把这个他们认为的“可疑患者”送往医院去处理,不要传染给乡亲们。”袁院长继续介绍道。对于这些情况,他和卫生院的其他工作人员总是耐心解释,宣传新冠肺炎的知识,或是上门实地察看。市里面也有一些确诊和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人员,也需要卫生院进行调查和追踪”。
“接触这些可疑的患者,你怕吗?”我问道。
“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袁院长说到。“我们是专业医务人员。对于这个疾病,要重视它,了解它,不要害怕它。了解这种传染病的发病、传播和预防的知识,做好适当的防护,不用害怕它。”
“院内的其他医务人员也要接触各种患者,有的患者可能就是未知的传染源。我的工作,就是要向干职工培训防控知识,保障防护物资和设施。既要落实防控工作任务,也要做好干职工的自身防护。医务人员都付出了很多。市局征集志愿者,大家都踊跃报名参加。”
“物资供应是个问题,正值春节期间,工厂、物流都停业了,无法采购物资。到前几天,估计工厂和物流陆续复工了,结果大部分物资都被政府征用,集中供应疫情严重的湖北地区,我们仍然缺少必要的防护服、口罩等物资。到最近几天,这个情况才有所好转。”
奔走在一线的乡村医生
在人口众多的乡村,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病毒肆虐,流动人口摸排工作很不容易。但是,正是有了他们——乡村医生,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农村一线,守住了防疫战争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才有了“抗疫”战争的节节胜利!
朱良桥镇槎梓桥村的刘文武医生是众多乡村医生的一位。从医 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此次疫情爆发,事出突然,让人防不胜防。朱良桥卫生院在第一时间召开了紧急会议,并将防疫工作具体分配到了每一个村卫生室。刘文武医生接到任务后,一刻也没有懈怠,马上投入到了摸排工作当中。
经过几天的摸排与实地调查,槎梓桥村共有武汉回宁人员28人,另加其家属共计79人。对于一个小村子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在疫情肆虐的当下,刘文武医生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更明白他接下来的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放弃了休假,坚持每天为定时为武汉回宁人员进行健康监测。虽然每天都是重复的工作——测量体温,询问身体状况,但是必须每天做,而且14天不间断。
“我要感谢刘医生。毕竟我是从武汉回来的,很多的一瞬间,我就是感觉自己身上有一颗定时炸弹,那种无力感,是别人不能体会的。这种时候,有一个医生他愿意接近你,无条件帮助你,真的非常感谢。我希望自己没事,家人没事,武汉快点好起来!“
“这段时间太多的感触。很多人都在网上给我们武汉人加油。但是回到我岳父这里,我不能去见别人,亲戚朋友们也不敢来见我。我知道这种时候彼此不见面是最好的问候。反而是他,一个素不相识的刘医生却给了我这个冬天最多的温暖。我代表武汉人谢谢你。也谢谢所有的医生们。”
“刘医生的工作很细致,这几天的都是定时和我联系询问情况。说真的,我其实心里也害怕,也正是因为有刘医生,无形之中也给了我很多的力量。”是的,面对每天确诊人数上升的数据,这种时候,医生的关注胜过一切。
来源:宁乡网
作者: 高大江
编辑:喻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