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范婷 何猜清
“你看看这片天,没有乱七八糟的电线,多清爽、多漂亮!”“田里那些林立的电线杆都挖了,来年耕种,耕田机、收割机等大型机械更好‘施展’了!”春节即将来临,处处是喜庆气息,而花明楼镇花明楼村、靳江村、联新桥村等地的村民更多了一“喜”。
原来,就在近日,从S208线刘家湾屋场至花石线莲子潭段的近10公里线网,经过三个多月的施工,760余根电线杆已全部挖出,电信、移动、联通、有线电视四大运营商的弱电线已经完成改造“下地”,目前各处正在有序恢复使用。一望无垠的田野上,郁郁葱葱的油菜苗正在茁壮成长,随手一拍,都是天蓝地绿的“田园大片”。
弱电杆线改造前
弱电杆线改造后
剪不断理还乱 多年拉线成“蜘蛛网”
“你拉你的线,我埋我的杆子,后来的这里拉那里搭,这一搞就是几十年,结成了‘网’,哪根有用,哪根没用,谁也搞不清了。”说起村里曾经的线网,联新桥村村民谭雄伟可谓脑壳痛。他告诉记者,村里上世纪80年代末通了第一部电话,从那时开始,空中就开始“结网”。
“以前我们这有一口水塘,水面才几亩,但电线杆就有五六根,不但不好看,而且非常危险。”从原来的照片可以看出,村庄上空,电线、网线、电话线盘成一团挂在空中、附着墙壁,密密麻麻、纵横交错,如同一张剪不断、理还乱的空中“蜘蛛网”。这些“蜘蛛网”不仅影响村容村貌,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影响各线路的维修作业,还危及电力线路运行安全,因大风导致的弱电线路触碰供电线路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这几年,路面黑化了,房前屋后整洁了,厕所改造了,农田高标准化了,家园越来越美了!整治了这些线网,我们头上的这片天也更美了。”在采访中,沿线不少村民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村庄着力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更高了。
整治空中“蜘蛛网”,是民心所向。经过多方沟通与协商,2019年10月4日,花明楼镇启动了弱电杆线“下地”工程。
各类线路不再“任性” 为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花明楼镇地理位置特殊,各大运营商都在这里建设了汇集机房,线网不但辐射道林、大屯营、东湖塘、坝塘等乡镇,还辐射到了韶山市的如意村,线网复杂,工程涉及面广。”据花明楼镇党政办主任钟文华介绍,为了顺利推进项目建设,镇政府先后组织涉及到的村、运营商等多次座谈,最终确定了村上组织实施、政府补贴材料、四大运营商全程参与的实施方案。项目自2019年10月4日正式启动,20日内实现了管道建设完工,四大运营商的主线在今年1月14日全部“入地”完工,1月15日所有拆除电线杆实现倒地。“这一次的改造埋了四根管道,当前只用了两根,为以后的线网升级或扩容预留了空间。”
“我们已经连续三天三夜没休息了,主干线到昨天为止已经全部抢通了。”1月15日下午,在临近联新桥村村部的一处管道转接口,眼圈发黑、鼻尖通红的移动代维公司技术员刘小江与两位同事搓一搓冻僵的双手,又接着忙活入村部的光缆接口和信号测试工作。他告诉记者,为了争取在春节到来之前实现整治区域的通讯通网,不只移动,其他兄弟单位的技术人员都铆足了劲夜以继日在赶进度。已经在花明楼片区工作了10多年的刘小江对线网“下地”,看得更深更远:“线网‘下地’,信号更稳,安全系数更高,维护成本却降低了,于运营商,于村民来说,都是大好事。”
工程的快速推进,离不开电信、移动、联通、有线电视四大运营商的全力以赴,更离不开村民的积极支持。在管道施工期间,村民自发投工投劳、维护交通秩序,20天的施工期内投工近2000个。
“杆线的拆除让人居环境更加美好了,同时对于群众发展土地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价值有很大的帮助。”钟文华告诉记者,近年来,花明楼村、靳江村、联新桥村除了外在越来越美,内在也越来越富,不少粮食基地、蔬菜基地以及新型农业产业基地的进驻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注入了活力。如今,行走在花明楼村、靳江村、联新桥村,可以看到,沥青路面平整美观、房前屋后清爽洁净、连片油菜苗茁壮成长……空中“蜘蛛网”已成为历史,未来发展可期。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范婷 何猜清
编辑:喻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