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76岁的大成桥镇二泉村村民易寿坤因左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入住宁乡市第三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专家带领当地医共体骨科团队,为其实施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他的住院治疗费用总计39937元,其中自付部分仅12539元,如果到县级医院治疗,自付部分要2万元左右,如果到三甲医院治疗,自付部分要3万元左右。近年来,宁乡充分运用医联体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两个抓手,结合实际推行多种形式的分级诊疗模式,让更多老百姓实现就近看病、看得好病。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围绕民生更爽,坚持以人为本,打造美好生活家园。这一战略部署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重要指示精神的战略选择,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执着实践,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考量,体现着宁乡决策者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三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宁乡各项民生指标却逆势上扬、全线飘红。全年财政总支出的76%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新增城镇就业1.12万人,28项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盈而有质感。
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为贯彻落实这一重要部署,宁乡以“综合起来”为手段,以“事要解决”为核心,以“长效机制”为保障,构建起“316”群众工作新格局。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身边的事,10万多件来电来访来信,事事有回音,件件有交代。信访代理、纠纷处理让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更加畅通和规范,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问题顺利销号。“三无城市”“三先三后”“三即”改革成果不断巩固深化,政务服务提档加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沿着法治轨道步步深入,打出了声威、形成了震慑。“316”群众工作新格局获评中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充分证明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宁乡路径是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效实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嘱托,宁乡把精准扶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最大的政治任务,不断优化帮扶方针,细化帮扶措施,饱含民本情怀的系列文件相继出台,推动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靠拢。“两业”扶贫深度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脱贫步伐进一步加快,“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的良好格局,让宁乡的全面小康有更大的代表性、更多的获得感、更高的满意度。一大批帮扶干部深入一线与困难群众“结穷亲”,为贫困村“出点子”,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以实际行动兑现“让145万宁乡人齐步走向幸福生活”的庄严承诺。放眼宁乡脱贫攻坚各大战场,全面小康梦正在楚沩大地加快成为现实。
每年都要提高一点保障水平、办成一些好事实事、解决一批具体问题,让宁乡大家庭的每一个人,都感到很自豪很舒适很开心。城区学校的升级扩容、农村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教师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成为宁乡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升级的生动实践。越来越多的孩子跨出家门便可进入校门,越来越多的老师可以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首创农村公路“政府投料、群众投工”建设模式,群众反映强烈的“烂路”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统筹实施保障性住房、城乡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探索从承包田走出来、从宅基地走出来、从原住村走出来的“三个走出来”新路径,成功打造集居点建设的“宁乡样板”,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实现了住到安全地、住上安全房。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宁乡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持续好转。“六控十禁”高压态势持续巩固,蓝天、白云、绿树,相映成趣,成为品质宁乡的新常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关停并转,淘汰“散乱污”企业131家,整顿混凝土搅拌站21家,城区化粪池、黑臭水体和劣V类排口三项动态清零,沩江出境断面水质实现根本性好转并持续稳定在Ⅲ类以上,充分体现了宁乡“守护一江碧水”的坚定决心。“厕所革命”“空心房”整治催生了一批“明星”屋场和“五治”示范村,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如今的宁乡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土更净了、城更美了,老百姓的环境获得感更强了。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面对“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承载的新使命新任务,面对145万宁乡人民的新期待新向往,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目标任务落实落地,让美好生活家园的愿景加速照进现实。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今日宁乡特约评论员
编辑:喻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