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通讯员 肖玉泉)
一把扫帚,用棕叶加粗、铁丝加固了。
一个喇叭,常年放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色经典歌曲。
一位老人,不论是数九寒冬还是三伏酷暑,总在激昂的音乐声中佝偻着背清扫城郊街道东沩社区的大街小巷。
老人名叫邓宁,今年82岁,是一位入党3年的“年轻”党员。
清扫中的邓宁。
邓宁正在捐款。图片均为本报记者 刘石江 摄
“只要身体还好,我就会坚持义务搞卫生”
“我1994年从宁乡大米厂退休,当时身体好,想为大家做点事。”邓宁没什么文化,就选择了从最简单的事做起。可谁也没想到,这一干就是25年。“我常劝我爸,您别去搞卫生了,健健康康的就行。”邓宁的儿子屡屡劝说无效。
“二十几年了,天晴落雨看到这个嗲嗲,在社区里搞卫生。受他的影响,我们现在都会主动搞好房前屋后的卫生了。”东沩社区的陈阿姨被邓宁感动着。
“这些工具都是我自制的,经济实惠又好用耐用。你看,这个铁耙子是我设计,然后请师父焊接出来。”邓宁有些自豪地说。邓宁用的竹扫帚、铁耙子、铁夹子都是“私人定制”,用起来也得他心应他手。其中,铁夹子十分灵巧,前端比市场上卖的夹子更宽,还设计成了锯齿形,可以轻松地夹起烟蒂、纸片等,而且不会撒漏。铁耙子也功能强大,三五两下就将草地上的落叶清理出来。为了一次能装更多的垃圾,他找了三块挡板加高垃圾车,还用一根木棍来压紧,这样每一车垃圾都是满得不能再满。
2011年上半年的一次清扫中,邓宁不小心踩到橘子皮摔断了左腿骨,治疗了三个多月才痊愈。“我年纪大了,干不了什么活,清扫垃圾也是为人民服务吧。”稍微好转,他就忍不住出门了,拄着拐杖清扫垃圾。
“只要还有收入,我就会坚持捐款”
市环卫局考虑到邓宁退休收入不高,要给他发点劳务费。没想到他一口回绝了。他说:“我是共产党员,我是来义务劳动的,怎么能要钱呢?”
对于邓宁搞卫生,有人质疑,“无利不起早,你退休金不多,又不要补助,难道没有其他好处?”
近12年坚持捐款,共计144次,累计金额5万多元。质疑声无影无踪。
市慈善会的工作人员都认得每个月来捐款的邓宁,每个月发退休金的那天就是邓宁到市慈善会捐款的日子,他总是刚从银行拿到退休金就马上到市慈善会捐款。2008年2月,邓宁第一次捐款,100元, 当时他的退休金是每月1400元。2013年,退休金涨到每月1800元,他立马把捐款提高到每月200元。2017年,宁乡受灾。邓宁一次性捐出一个月退休金,“我多捐一点,就能多帮助人家一点。”
就这样,捐款大方的邓宁,对自己却很小气。衣服一穿就是上十年,破了也舍不得丢;布鞋破了,补补又穿上了。有时清扫的垃圾特别多,他中午都顾不上回家吃饭,就吃一碗泡面。很多人问他为什么?他乐呵呵地说:“吃水不忘挖井人,翻身不忘共产党。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是要为人民多做事。我做的,是最简单的事。”
“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82岁的邓宁是一名只有3年党龄的“年轻”党员。2016年,在历经60年的追求后,邓宁在79岁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不要宣传我,不要宣传我!我80多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这是最近邓宁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上世纪60年代,邓宁就递交了入党申请。虽然,没有正式入党,但邓宁始终坚持着党的信念,年纪越大入党的信念越强烈。“我在74岁的时候,再次递交了入党申请,经过了组织的5年考察,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这是我毕生的心愿!”今年已经82岁的邓宁开心地说,入党对他来说是一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
60年执著追求的背后,是“共产党员”这四个字的沉甸甸的分量,就像他义务搞卫生时随身播放的红色经典歌曲一样。
他的坚持,赢得了群众的信赖,赢得了组织的信任。面对亲人的劝阻、旁人的质疑,他从不退却,也从不后悔当年的选择。“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邓宁的话语铿锵而坚定。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肖玉泉
编辑:喻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