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屋场会现场。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图 记者 喻恩来 通讯员 贺星宇)
6月19日,阳光明媚,双江口镇檀树湾村台子屋场组党小组长周尚文家地坪里,来自台子屋场片区的村民代表和镇村干部同坐屋檐下,围着中间的“授课人”条分缕析,娓娓道来,构成了无比和谐的画面。
据悉,该镇以“屋场会”为依托,与村民面对面谈“八治”(治厕、治房、治垃圾、治水、治风、治畜禽、治砂、治超),广集民意,全面部署乡村振兴工作,铺就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画卷。
专业知识“乡里话”讲
已举办近110次“屋场会”
“这个绿色的垃圾桶,是丢废纸、废塑料瓶子、废金属的;这个黑色的,就是放果皮、剩饭剩菜的。大家注意不要放反了啊!”当天的“屋场会”上,联村干部“手把手”指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
“给每家每户发了垃圾桶,就是为了减少垃圾量,增加垃圾分类处置效率,所以大家要少用垃圾袋。”檀树湾村村民周跃元对垃圾分类有自己的见解。“河道两旁已经看不见垃圾了,但是河道里面的水质还是不太好。”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围绕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场面热烈而有序。
“我会将矿泉水瓶和塑料制品直接送到隔壁回收再利用。”周尚文告诉记者,自己家隔壁就是一家环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他认为,这种如同拉家常一样接地气的宣讲,拉近了干群之间的关系。村民也纷纷表示,这种交流的方式让人感觉很舒服很亲切,都愿意配合各项工作,齐心协力建设更加美丽的双江口。
据了解,檀树湾村已发放垃圾桶2390个、配备保洁员30名、配备收集车3辆,已建成一个垃圾分拣中心,“改厕”77 座,村容村貌有了显著改善。
自5月12日以来,机关网格干部利用周末、晚上的时间,入家入户,宣讲垃圾分类减量、移风易俗、《长沙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厕所革命”等知识。为了使宣讲语言更通俗,网格干部适当对比较专业的知识进行了“乡里话”模式转化,确保村民听得懂、听得进。
截至目前,像檀树湾村台子屋场组这样的“屋场会”,已在该镇举办了近110场次。
124名网格干部入村入户
“人情往来”新定义
“一家人热热闹闹吃个饭就好,其实老人在乎的并不是敲锣打鼓大排场,而是子孙后代多陪伴。”据介绍,周尚文主动向党组织汇报表态,其父周瑞生今年迎来八十大寿,一切从简,只邀请至亲,陪老人过一个文明、简朴又温馨的生日。
“出台两个移风易俗相关方案,明文规定操办婚丧喜事符合要求的,每户奖励1000元,同时,村(社区)、红白理事会和文明劝导队三方共奖励1000元。”联村干部易淑群介绍,双江口镇针对移风易俗工作双管齐下,既鼓励群众,又激励村(社区)和两支队伍充分发挥监督和劝导作用。
今年5月,槎梓桥村岳塘组廖立春老人逝世后,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第一时间上门慰问家属并劝导,在红白理事会成员陈建强的细心帮助和安排下,老人的灵场从布置之日起,只搭3天,其间未使用任何烟花鞭炮,并取消了朝庙活动。陈建强感叹道:“其实只要耐心和乡亲们说清楚简办的好处,让大家知道,老人在世时子孙孝敬最重要,大家就都能理解和配合。”
“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无论红白喜事,不铺张、不浪费、不攀比、不跟风,要节约办事,对于不铺张、节约办事,政府将予以奖励。”6月10日,该镇党委书记孙勇作为一名普通网格干部,来到其所联的槎梓桥村涧西片网格岳塘组举行“乡村振兴进农家”宣讲实践活动屋场会,到会户主30多名。
据悉,按照地域相邻原则,双江口镇将17个村(社区)划分为124个网格,每个网格均有一名机关干部负责联系,指导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乡村振兴进农家”宣讲实践活动将持续至2021年12月,助力该镇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
在当地采访时,记者了解到,自4月份以来,槎梓桥村的移风易俗典型真不少。其他村(社区)也有典型涌现,如双江口社区的熊宇,在社区主任的劝导下,简办了其父的丧事,操办酒席控制在10桌以内。
一个月以来,该镇有3户遵守移风易俗相关方案的家庭,已申请相关奖励。
聚在一起说说幸福美丽新生活,聊聊绿色和黑色两个垃圾分类桶该怎么用,逐渐成为了双江口镇群众对“人情往来”的新定义。一批移风易俗的典型人物和事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更多的群众,勤俭节约、厚养薄葬、不放鞭炮、文明祭祀等好习惯、新风尚,就像清澈丰沛的沩江水,浸润滋养着乡亲们的心田。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喻恩来 贺星宇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