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山女人的暖心扶贫事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邬艳 编辑:陶湘 2019-06-24 15:18:02
—分享—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邬艳)

每一次见到聂花,你都会觉得她衣着打扮很精致,不管是在鸡舍,还是在茶山,更不用说在茶馆,“精致”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

除了人精致,聂花做事更是精细,甚至可以说做事会做到极致,无论是从产品、产品的包装、服务还是店面的整洁度上,她会对每一个细节都把好关。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她利用和丈夫刘广一起创立的长沙刘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刘沩农业”),通过“沩山印象”品牌,开始帮助沩山的贫困村民出售农副产品。2018年农副产品销售额超过1800万元。如今,她又在沩峰村成立了灵印坊茶叶加工厂,针对贫困茶农设立扶贫车间,为贫困劳动力就业提供岗位。

去年为山区农户销售农副产品超1800万元

“这是我自己养蜜蜂产的蜜,请你一定要收下!”前不久,沩山乡同庆村贫困村民严雪光特意割了两大瓶蜂蜜,专门来到聂花家里表示感谢。据了解,严雪光近年来靠养蜂脱贫,今年养蜂规模达到28箱。正当他为蜂蜜销路发愁之际,聂花主动为他联系销路,还把网络直播间搬到了他家中,让“老严家的蜂蜜”成为了网销抢手货。得益于“易地扶贫”政策,严雪光从大山里搬到了集镇上的“千手”爱心大屋,成为“沩山印象”土特产商店的销售员,一个月能拿到2100元的工资。

“这两年,只要割蜜,他就会给我送两瓶过来。我不在家时,他就委托别人捎给我。”聂花说。

“多亏刘沩农业为乡亲们打开销路,让大量的山货变成了真金白银!”贫困村民姜跃兵表示,他家住在大山里,汽车开不进去,聂花夫妻俩帮他建鸡舍,还免费送饲料、传授养鸡技术,并且收购鸡蛋和成鸡。

目前,刘沩农业销售的农副产品,来自沩山的品种达到76个,既有散养水鸭、放养老母鸡、土鸡蛋、黄牛肉等鲜货,也有沩山毛尖、花猪腊肉、秘制鱼尾等干货。聂花介绍,刘沩农业与农户合作的方式有两种,第一是统一回收,然后再进行简单的加工和包装;第二是把自家繁殖的土鸡苗给农户喂养,长大后再保价收购。聂花通过她的努力,为大山里的农户打开了“绿色通道”,2018年“线上+线下”的销售额超过1800万元。

聂花(左)正在茶园指导贫困村民采茶。采访对象供图

茶叶加工厂为近20名贫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欢迎光临!请来品尝具有沩山独特口感的密印寺禅茶。”靠近市文体中心的街边,新开张了一家“初心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该公司老板就是聂花,只见她稳稳地托起茶盏,将一杯香味浓郁的红茶递给了顾客。

据了解,在经过几年的研发酝酿之后,尤其是高薪请来福建一位制茶大师,聂花的茶叶加工厂工艺进一步创新,成功推出“灵印坊”品牌的红茶、白茶、乌龙茶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茶友青睐。如今,茶叶加工厂招聘了沩峰村4名贫困村民制茶,还有10多名茶农负责采摘新鲜茶叶。其中,刘家冲组40多岁的蔡传秀丈夫早逝,独自拉扯着两个女儿,靠在茶厂每月的固定收入,母女三人的生活终于有了着落。

沩山茶扬名已久,为何还要再创品牌?聂花坦言,以前沩山茶只在春季采摘,每年仅谷雨节气前产一季绿茶,而发展红茶、乌龙茶等发酵品种后,可以适用更成熟的鲜叶,将茶叶采摘期延长到秋分节气之前,能为贫困茶农每户增收约3000元。在谈到在宁乡城区开店的事时,聂花透露,她想通过培训制茶师、茶艺师,艺术性地展示、传播历史悠久的沩山茶文化,打造在国内叫得响的沩山茶金字招牌。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邬艳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