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宁乡支行工作人员在为市民完善个人信息。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小范婷 刘汉光)日前,市民周女士收到中国银行发来的一条短信,称其“在银行预留的身份证件即将失效,为保障资金安全,请尽快前往中国银行任意网点或通过手机银行更新证件信息;否则,根据监管要求,部分业务功能将受限。”刚开始,周女士以为这是一条欺诈短信,后来一打听才明白原来是真的。 连日来,记者采访市内多家银行获悉,近期多家银行及信用卡中心,均发布了公告表示将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核实工作,核实的范围包括姓名、性别、国籍、职业、住所地或者工作单位地址等多项内容。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核实工作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集体行动,需要核实的信息也比较多,堪称史上最严的一次。 未按时核实信息 将影响客户业务办理 “尊敬的客户,为落实个人帐户实名制的监管要求,我行已启动身份信息核实工作……”昨日,记者拨打工行客服时,等待期间的语音播报便是客户个人信息核查的宣讲。咨询中,工行客服告诉记者,此次排查主要针对的是身份证更换或身份证即将过期的客户,以及银行预留的个人信息与真实信息不相符的客户。若客户不及时进行核对,将对客户的业务办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具体有什么影响,不同分行、支行会有所不同,您收到的短信或者电话中,工作人员会详细告知,或者您也可到当地银行柜台进行咨询。”客服表示,工行的信息核查可在柜台、网点机器以及手机银行进行操作。其中,手机银行操作最为便捷,客户可在“我的—设置—证件有效期维护”栏目进行办理,实时生效。同时,该行客服告知,如果客户不能提供有效证件或者不能及时更新身份证有效期,也可携带现有身份证件或银行卡到柜台申请宽限期。 “前段时间我收到了光大银行的短信,短信让我尽快去相关网点办理个人信息核实,否则相关服务将会受限。”近日,市民刘先生来到光大银行宁乡支行进行了个人信息核实,“本来以为会很麻烦,其实办起来很简单,几分钟就办好了!”刘先生说道。 “如果个人客户名下的银行卡在开户次日起180天内无交易记录,该账户纳入‘开户6个月无交易记录’可疑账户名单,那么将暂停该客户的非柜面业务,即客户无法通过自助设备、智能柜员机、手机银行、网银等渠道办理业务。”据光大银行宁乡支行柜台工作人员介绍,针对这一情况,客户可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到银行柜面重新核实身份,并说明相关情况,确认无误后,可恢复账户非柜面交易功能。该工作人员表示,客户身份证到期前银行将发送短信提示客户进行证件更新,以免影响服务功能。客户可携带更新后的身份证到网点办理,或下载光大银行APP通过手机银行进行自助办理。 信息核查 有利于遏制多类违法犯罪活动 记者了解到,各家商业银行这次大规模的信息“更新”行动,主要源于监管部门的要求,排查对象主要是个人留存信息存疑的客户。2007年,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该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客户先前提交的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已过有效期的,客户没有在合理期限内更新且没有提出合理理由的,金融机构应中止为客户办理业务。” 近年来,为强化银行账户实名制管理,人民银行更是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个人账户管理的通知或办法。去年3月下旬,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核查失效居民身份证信息和非居民身份证件信息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在试点城市展开了信息核查服务。 银行为何要启动身份信息核查工作?据人民银行宁乡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中用于转移非法资金的银行账户,大部分是不法分子利用已挂失或者已失效的居民身份证冒名开立的账户。现如今,许多银行都已经开始对身份证件过期超过90天的客户暂停提供名下非柜面服务。 “信息核查将有效夯实银行卡账户实名制,也能降低不法分子盗用他人身份证件去银行开户办银行卡的几率。”该负责人表示,这也将有效遏制利用银行账户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洗钱、偷逃税款等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 在此,记者提醒广大市民,如果接收到要求点击链接来完善个人信息的短信,一定要提防其中有诈。日前有银行客户接收到短信称:“所有个人信息不完整的客户需进行完善,可以自行网上补充,否则影响业务办理”,同时还附有一个网址链接,点击进入后需要在网页上填写包括月收入、账户信息和验证码等。据了解,这是不法分子冒充银行发送的短信,一旦点击链接并按提示填写,个人账户安全将面临极大风险。 |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小范婷 刘汉光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