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为爱逆行:记宁乡市阳光救援中心

编辑:陶湘 2019-05-22 10:26:09
—分享—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小范婷 通讯员 熊胜兰)

这是一支不畏艰险、敢打硬仗的队伍,他们将救援当成自己的事业,在不忘初心中镌刻使命;这是一支随时待命、召之即来的队伍,队员们数年如一日坚持为爱逆行,用行动为生命开路、为百姓护航。

这支队伍的名字叫宁乡市阳光救援中心(以下简称“阳光救援”),是一支能够应对井下救援、火灾、地震、爆炸、窒息等事故的民间救援队伍。前不久,在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中,阳光救援作为湖南省唯一一支冲进决赛的参赛队伍,一举获得破拆技能类团体总分第四名、三名队员分别获得破拆技能类个人总分第四名、第五名、第八名的佳绩。

阳光救援队员正在参加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资料图片

视救援为使命

梦想不能破,队伍不能散

阳光救援的前身是湖南煤炭坝煤矿专职救援队,成立于1974年8月。2014年,随着煤炭坝镇的煤矿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该救援队面临解散。“虽然大家都舍不得,但都要养家糊口,只能将队伍解散。”说起救援队此前的经历,队长谢四明有些感伤。谢四明皮肤黝黑、腰杆笔挺。今年56岁的他,从1984年开始从事矿山救援工作,有着丰富的救援经验。

尽管救援队已经解散,但队员们视救援为使命的初心不曾改变。他们还像往常一样坚持着刻苦训练,期待着救援队有朝一日能够重新组建起来。值得一提的是,救援队解散期间,在没有充足经费保障的情况下,队员们还在谢四明的召唤下先后参加了数场难度不小的救援。

2015年3月4日,湖南涟源塞海煤矿发生瓦斯燃烧事故,这一事故的发生更加坚定了所有队员重新组建救援队的决心。按落后小煤矿关闭退出政策,湖南涟源塞海煤矿基本完成闭矿工作。闭井后,工人在回风井烧焊时,溅出的火星引起了瓦斯燃烧。“你看,当时整个巷道内都是熊熊大火,温度达到1000多摄氏度。”阳光救援副队长彭红桂翻出手机中的照片给记者看。

据了解,瓦斯燃烧时随时有爆炸的危险,处理时必须具备专业的装备、技术和方法,因此一般的救援队无法完成任务。面对险情,当地安监部门想到了阳光救援这支有着多年矿山井下应急救援经验的专业队伍。接到任务后,谢四明叫上尚未离队的7名队员前往救援。

疏散矿井周边500米内群众、逐步降温、高炮灭火、混凝土堆积……到达现场后,谢四明根据现场情况迅速制定了救援方案,并在3个小时内圆满处理好了这起难度超高的事故。“40年累积下来的过硬救援专业技能和救援装备,说散就散太可惜了。”处理完湖南涟源塞海煤矿发生的瓦斯燃烧事故后,谢四明和队员们一致认为:梦想不能破,队伍不能散,一定要重新组建起来!2015年9月,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阳光救援正式成立。四处筹措资金、招募新力量……阳光救援成立之初,谢四明四处奔波,几乎没睡过几个安稳觉。“既然队伍重新组建起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把这支队伍办好!”

阳光救援队员正在参加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资料图片

危难关头显身手

为1%的希望付出200%的努力

2017年5月7日,株洲市攸县黄丰桥镇吉林桥煤矿发生重大中毒事故,55人被困井下。下午2点多钟,阳光救援接到了请求增援电话,队员分两批赶赴现场。

谢四明介绍,当时井下环境恶劣,一片漆黑,探测出来一氧化碳浓度高,加上井下巷道错综复杂,一不留神就会面临生命危险。“虽然经历过很多次救援行动,但是那一次救援的凶险程度少见,井下充满高浓度的毒气,呼吸几口就可能导致死亡。”说起那一次救援经历,队员们现在回想起来还有点害怕,但当时根本就没想那么多,只想着职责所在,必须最大限度挽救生命、减少损失。

“不能怕!”了解基本情况后,谢四明带领队员戴好氧气呼吸器下井展开救援。经过探测,他们发现井下一氧化碳浓度高。在谢四明的指挥下,队员们深入井下+150米水平和+102米水平的灾区巷道积极搜救。最终,在一个半小时内救出2名遇险人员和7名遇难者。

“只要有1%的希望,救援队就会尽200%的努力。”对于阳光救援的全体队员来说,救援早就成了他们永恒的使命。为了能第一时间参与救援,阳光援救还专门设置87903119救援电话,并与119消防报警电话联动。

确保1分钟出动

刻苦训练练就过硬本领

一次次救援任务的出色完成,离不开背后刻苦的训练。为了保持队伍战斗力,阳光救援全体队员坚持每天出操、跑步、爬绳、引体向上等,并不断强化理论学习和救援装备训练。同时,每月组织全体队员进行一次体能及理论知识考核,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一万米戴机训练。

记者获悉,为确保尽快赶赴救援现场,阳光救援坚持“加强战备,严格训练,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原则,坚持24小时值班制,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确保1分钟出动。

采访中,谢四明坦言,阳光救援如今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队员们的待遇较低。“值得欣慰的是,国家越来越重视民间救援队伍,出台了不少好政策,我们也在积极拥抱新时代,坚守初心,不断前行。”谢四明告诉记者,在各级政府的关心下,队里的专业装备增加了不少,他们正努力熟悉装备,练就本领,积极拥抱新时代。

“当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以国家队为支撑、企业队为基础、社会力量为补充的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功能综合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其中,包括阳光救援在内的一批民间救援力量已成为全市应急救援的生力军。”采访中,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徐鹏飞介绍,阳光救援每年都会参与多项应急救援任务,去年还协助和指导80多家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应急救援演练及培训,为挽救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减少国家财产损失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在市应急管理局的指导下,阳光救援已从专攻矿山救援成功转向了森林火灾、民房火灾、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救援的“多面手”。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