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陈金(左一)正在向姜从春讲述放飞烟蚜茧蜂的技巧。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李先强)“为确保绿色防控技术落地落实,今年市烟草分公司将全面启动大农业放蜂专项工作,在3.2万亩烟叶和3.7万亩茶林、小水果、蔬菜等大农业农田上,放飞烟蚜茧蜂、异色瓢虫、蠋蝽等害虫天敌上亿只,实现‘以虫治虫’!”5月10日,在花明楼镇金盆云雾茶场烟蚜茧蜂放蜂现场,市烟草分公司农艺师陈金兴奋地告诉记者。当天,在金盆云雾茶场1000多亩茶林上,共放200多万只烟蚜茧蜂,平均每亩2000只。
小飞虫承担起消灭害虫的重任
“茶场两年前就开始实施烟蚜茧蜂防治蚜虫项目‘以虫治虫’,效果非常好。”金盆云雾茶场负责人姜从春站在茶场茶林里向记者介绍,金盆云雾茶场的1000多亩茶林从不打农药,今年将继续用烟蚜茧蜂防治蚜虫,让老百姓放心喝茶。
“蚜虫繁殖速度惊人,能以每年30代至40代的速度滋生蔓延。被蚜虫大量吸食过汁液后的烟叶、茶叶、小水果、蔬菜等植物,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质量会下降。此外,蚜虫还会传播多种病害。”陈金说,农药残留问题与消费者日益关注的环保、健康需求相违背,同时工业企业对原料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关注。如长期大量施用化学农药,蚜虫产生了较强抗药性,会造成农药用量增加而药效降低。
记者在金盆云雾茶场茶树上看到,烟蚜茧蜂身长仅3毫米左右,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烟蚜茧蜂把卵产到害虫烟蚜体内,幼虫孵出后在烟蚜体内取食寄生。正是这一只只小飞虫承担起消灭蚜虫的重任。
据悉,市烟草分公司今年将放飞的烟蚜茧蜂、赤眼蜂是名副其实的“借腹生子”高手,它们通过将卵产于害虫体内致其僵而杀之;蠋蝽则是昆虫江湖简单粗暴、一剑封喉的“剑客”,它们通过锋利的喙刺入害虫体内再吸其血肉。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服务整个农业生产
“绿色防控技术既直接服务于烟叶生产,又服务于整个农业生产。”陈金介绍,如绿色防控技术中的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能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烟叶农残,提高烟叶内在质量,同时该技术也可应用于蔬菜、果木等农作物的蚜虫防治,是一种经济、生态、安全、实用的生物防治技术,是今后农业生产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随着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推广,既体现了烟草行业的社会责任感,也实现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重点、物理防治为辅助、化学防治为补充”的烟草有害生物综防的目的。
今年,市烟草分公司力争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使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量较2015年减少75%以上,辐射区化学农药使用量较2015年减少60%以上。为圆满完成目标任务,市烟草分公司通过标语、墙报、广播、电视、技术资料,面向烟草系统、农业系统加强宣传报道,扩大技术推广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同时,加大技术培训及引导,使农户熟悉掌握放蜂技术,相信生物防治的效果,自觉减少农药使用,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黄材镇黄材村烟农姜新毛站在自己承包的烟田边向记者介绍:“烟草公司把饲养繁殖的烟蚜茧蜂免费投放到烟田里‘以虫治虫’,我们不洒农药,既省钱又省力!”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李先强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