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牧南移”正当时脱贫攻坚巧助力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洪国华 编辑:陶湘 2019-04-08 09:23:13
—分享—

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笔者通过深刻学习领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经过深入细致的走访与调研,认为可将牧业发展纳入我市乡村振兴整体规划,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扶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土地整理资金、乡村振兴产业基金、扶贫产业政策、农机补贴政策等,在双江口镇、喻家坳乡、大成桥镇、煤炭坝镇等非禁养区建立牧业发展试验基地或农场,探索绿色循环种养,助力脱贫攻坚,形成可复制经验后再在全市可养乡镇推广。

回顾我市的农业历史,粮食与生猪曾是重点发展的产业,为宁乡经济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由于当前我市农业结构调整,要稳定脱贫攻坚成效,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据专家测算,南方的有效资源理论上的载畜量与我国整个北方相当,未来中国牛业羊业发展整体布局,基础在牧区,重点在农区,潜力在南方,南方丰富的秸秆资源及各具特色的地方牛羊品种资源,彰显出发展草食家畜、种草养畜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顺应“北牧南移”的行业趋势,依靠工业、面向市场、激活农业,在宁乡扶持发展牧业,是可行的,是大有可为的。笔者建议,我市要以优卓牧业为龙头,以大河西农产品市场和宁乡经开区食品工业园为依托,发展以奶牛与肉牛为主的牧业。如在双江口、喻家坳、煤炭坝、大成桥等乡镇的农业结构调整区块,试点种植牧草,与宁乡烟叶产业合作,在烟区套种秋季玉米,推广牛粪还田和稻草回收,导入旅游要素,一定会呈现草长牧丰的乡村美景。

宁乡有哪些发展牧业的有利条件?笔者作了相关分析:

一是有市场潜力。牛肉和牛奶价格近年来一直平稳缓慢增长,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对牛肉和牛奶的需求量会进一步提高,供应和消费之间的缺口会进一步扩大,供需矛盾依然会非常突出。

二是有政策支持。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明确提出“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升级改造中小奶牛养殖场,实施婴幼儿配方奶粉提升行动。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生产”。再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到:“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深入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种植养殖业、林草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积极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产品”。

三是有良好基础。宁乡优卓牧业现代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市场发展潜力大,在我市双江口镇和煤炭坝镇分别建有800头规模的养牛基地;在喻家坳乡和大成桥镇均有300头左右规模的养肉牛大户;目前全市养牛合作社已建有十多家。另外,全市零散养殖的黑山羊总量较大,羊肉的市场需求同样强劲。在市内有大河西农产品市场专业牛市、有宁乡经开区食品工业园,交通方便快捷,为开拓市场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笔者算过经济效益账,1头牛需要约5亩土地提供牧草、稻草、玉米等饲料,如本地供应物料,需要1万亩以上的牧草,现在宁乡养牛所需草料多从外地引入,部分稻草是从江西等地进货,而青贮玉米料则是从本省益阳、南县等地进货。如果我市推广烟叶与秋季玉米进行套种,既可免除翻耕与施肥环节,又可利用玉米及秸秆作青贮料,有效提高种植效益。江西远运过来的稻草价格约需每吨700元,而本地就近收购稻草能解决焚烧稻草污染环境的难题,还能实现农民增收。

正因为牧草可多年生,种植投入小、门槛低,每亩有1500元左右的效益;养肉牛可收获每头3000元至5000元;养奶牛的效益更高,所以可通过基地化养殖或托管散养结合,吸纳贫困户到基地就业,或组织贫困户零散养牛,这样有望实现贫困户脱贫致富,可助力打赢宁乡脱贫攻坚战!

(作者系喻家坳乡涌泉山村驻村第一书记)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洪国华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