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园唱响扶贫歌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 范婷 许果 编辑:陶湘 2019-03-22 08:56:40
—分享—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图 记者 范婷 通讯员 许果)

金盆山上云雾初开,3月的花明楼镇杨林桥村,来自贫困家庭、61岁的周放明行进在碧浪滚滚的宁乡金盆云雾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园里,别在腰间的播放器正播放着甜美的《茶山情歌》。他说:“听着歌做事,人就是有劲……”

记者在杨林桥村走访时了解到,去年,该村通过产业扶贫、政策扶贫等有效措施,脱贫42户120余人。至目前,全村仅15户30人未脱贫。今年,针对贫困劳动力“因为就业难而导致脱贫难、脱贫不长效”的问题,驻村扶贫工作队与该村优秀合作社——宁乡金盆云雾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为贫困劳动力就近、优先安排工作岗位,为长效脱贫注入动力。

18名贫困劳动力上岗

“前些年做过一次腰部大手术,原本已是不能挑、不能扛、弯腰都费劲的人,万万没想到在茶园找到了工作。”因病而贫的周放明,过了多年捉襟见肘的日子。而今,女儿已经长大成人,家庭压力小了,而他自己也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在宁乡金盆云雾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园谋得了一份好工作。

“让我协助管理茶园,主要工作是给来采茶的发放背篓、称重计量,一方面身体吃得消,另一方面收入也不错,除拿固定工资外,还有奖励嘞!”周放明开心地告诉记者,茶园自3月初就进入了采茶季,采茶人大都来得很早。为此,他每天凌晨5点多钟就从家里出发,确保在6点前赶到茶园。

从今年2月底开始,每天很早就赶到茶园上班的不止周放明一人,还有周启奎、易光华、胡志桃、张成明等人,共18名贫困劳动力。数年前在工地打工不慎从3楼坠落、历经数次手术治疗的周启奎,在茶园打杂。天生残疾的胡志桃行走不便、视力较差,他在茶园负责劈柴。因丈夫意外去世,一个人拉扯大两个孩子的张成明,是茶园里身手敏捷的采茶女……

在茶园务工的贫困群众张成明是一把采茶好手,仅采摘两片叶的新茶,她一天可采摘至少4公斤,日收入超100元。

“发展产业+就业扶贫”两不误

“‘发展产业+就业扶贫’项目,使扶贫工作更系统,只要是想找工作的贫困劳动力,我们都欢迎,也一定会安排一个合适的岗位。”自进入采茶旺季以来,茶园负责人姜菊香就忙得不可开交,茶园、制茶车间、收购商……尽管这样,为了安置好贫困劳动力,她再忙也要挤出时间来。

宁乡金盆云雾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以种植、生产、销售金盆云雾绿茶为主业。十年来,该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为周边村民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去年合作社生产销售绿茶4000公斤,年销售收入达120万元,日常用工20多名(采茶期用工达280多名),工资发放达70万元。目前,茶园规模已扩大至1200 亩,可为当地贫困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采茶的按照实际采茶重量(30元每公斤)计算、发放工资,其余工种的日工资80元,但我们还另外设立了奖金,就是他们的工资每满3000元,就可拿到1500元的奖金。只要他们肯干,年收入最低可达9000元。”姜菊香告诉记者,为了更有效帮扶更多贫困劳动力,今年合作社投入60万元,加入了市产业、就业扶贫项目,拟帮扶20户有意愿和有劳动能力务工的贫困户签订精准帮扶协议,为他们提供施肥、除草、采摘、生产和包装等岗位。

“虽然他们大都因为‘老、病、残’等原因,导致在社会上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但是在茶园里,他们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驻村第一书记张宇峰经常走进茶园,与他们交心,看到他们做得很不错,也就放心了。他告诉记者,这些贫困群众在获得工资收入的同时,也在心理上得到了莫大的鼓舞。接下来,杨林桥村将继续聚焦产业、就业扶贫。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 范婷 许果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