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贴心帮扶获点赞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段华良 编辑:陶湘 2019-02-26 09:52:46
—分享—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图 记者 段华良)

“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不可意气行事,在扶贫实践中必须去掉贫困群众带来的负能量,调整心态。因为我不仅仅只是个人工作角色的转换,而是代表了一个单位的集体荣誉,肩负着上级组织的嘱托和信任,更多的是承载着全村群众的期盼,切切实实让村民富起来过上好日子。”老粮仓卫生院副院长、老粮仓镇江花村驻村第一书记周海军这样理解自己的工作。

周海军坦言,去年3月初驻村时,由于时间短工作紧,他只能加班加点推进工作进度,了解该村的村情、贫困户底数、致贫原因、产业发展情况等,为下一步脱贫攻坚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周海军(右一)在贫困户家走访。

【村民口中的第一书记】

“周书记带领扶贫专干经常到家里来,与我们拉家常,给我们讲政策,针对我们自身的情况,建议我们发展不同产业……”

“周书记既不是我家亲戚,也不是我家亲人,却像亲人一样常来我家问寒问暖送东送西……”建档立卡贫困户夏娭毑说。周海军在贫困户心中的口碑是靠两个轮子与那双褪了色的皮鞋走出来的。

当记者与江花村村干部聊起周海军时,他们一齐竖起了大拇指,说周海军的扶贫路是靠两个轮子与那双褪了色的皮鞋走出来的:“真的很庆幸有周书记来帮扶我们村,他用那台旧摩托跑遍全村每户村民家,掌握了所有贫困户的情况,不管说到哪个贫困户,他都能说得清清楚楚,时时刻刻把群众记在心上,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不让一户群众掉队。现在,他成了江花村最受欢迎的人,很多群众有什么困难,都是直接找他,向他咨询政策、反映困难。”

【走访中找到工作突破口】

“自己不亲身一户一户走访了解,不与村民心与心的交流,是发现不了贫困户因什么致贫,是很难找出如何帮助贫困户脱贫的办法,在对一部分村民进行入户走访后,我发现村民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周海军告诉记者,刚到村时先把联席会议开,村情村貌初掌握,再骑摩托车入户中,全村贫困群众全跑遍,听民声,了解情况。进户必有问,一问吃穿和身体,二问医疗与住房,三问教育怎么样,四问收入怎么增,走遍江花贫困户, 对象户户情况全记在心,挑灯夜战做规划,脱贫攻坚韵清神。

周海军驻村工作入手从开户主会开始,宣传政策到位,危房改建“三唯一”,民主评议后公开。二轮走访再深入,产业扶贫选准人,因户因人施政策,种植、养殖业各分工。鼓励自身图发展,花猪养殖有成效。“滴灌”补助添活力,扶贫扶志是关键。引导外出增收入,帮扶对接做桥梁。老人孤单心不悦,走访深入促膝把心谈,留守儿童闹孤僻,多次辅导效果佳。

关心群众心仔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江花村一组贫困户吴秋军车祸致残,躺在床上近十载,全靠妻子用心照料。周海军闻讯后,多次上门探望,并掏钱买药,联系医院,又带其妻去治病。据了解,周海军去年自掏腰包慰问贫困群众金额达5000余元。

记者经过一条宽敞的新打的水泥路时,周海军一脸感慨地告诉记者,打这条长约2公里的水泥路,前前后后经历了一番曲折的过程。刚开始提出打水泥路时,几户村民持反对态度,原因是打水泥路将减少自家田或土的面积。为此,周海军联合支村“两委”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向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说明打水泥路对村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最终,反对打水泥路的几户村民终于解开了心疙瘩,赞成打水泥路。水泥路竣工那天,村民脸上都乐开了花,困扰村民多年的出行问题终于彻底解决了。“扶贫攻坚,要帮助村民破除那些陈规陋习,客观对待公与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真正实现物质和精神一起脱贫。”周海军说。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段华良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