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争做党员中的弄潮儿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 李向 编辑:陶湘 2019-02-14 09:40:39
—分享—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李向)

位于沙河市场工贸街的鸿运物超市内,零食、水果、日用品等商品琳琅满目。该超市老板周运良30多年来诚信服务,从走街串巷的摊贩发展到如今的大卖场,生意越做越红火。创业期间,他还相继到湖南省委党校、中央党校进行了长达9年的系统学习和充实,以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经商理念和思想境界。

2009年,周运良经过深思熟虑,创办返乡农民工党员创业协会,为众多返乡农民工党员创业者建起平台,抱团发展,充分带动当地就业,促进当地群众增收。

初创业

从流动水果摊贩到开办超市

1987年,周运良退伍回乡后,进入湘运零担车队做临时工,后来在宁乡县城老汽车站附近摆摊卖水果。

“当时我主要经营甜橙和苹果,从长沙进货,每次精挑细选保证质量减少损耗,除了摆摊出售,还推着车沿街叫卖,不过还是没多少钱赚。”周运良告诉记者。

开始学着做生意,不熟悉行情,进货渠道少,根本赚不到钱。后来在同学父亲的介绍下,他找到一级代理商,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再加上自己起早摸黑亲力亲为,生意终于有了起色。

后来,他想方设法降低成本、保证质量,从外地运回一大批水果批发兼零售,生意终于越做越大。1990年,他的水果摊年营业额达近三万元,终于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

1993年1月8日,沙河市场建成开业,周运良觅得商机,第一时间在工贸街买了两空门面,开起了当年宁乡城区第四家个体综合超市,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摊贩生涯。

再出发

创办返乡农民工党员创业协会抱团发展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脑的普及,“个体户”这个群体从昔日的摊贩,到品牌代理商、电商个体户,再发展到如今的微商。社会的进步、角色的转变让人眼花缭乱。

怎么样才能让自己与时俱进,不被市场所淘汰呢?

2004年,周运良毅然决定把日渐红火的超市交给妻子打理,自己则到湖南省委党校、中央党校进行了长达9年的系统学习和充实,以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和与时俱进的经商理念。

2009年,周运良经过深思熟虑,组织成立了“返乡农民工党员创业协会”,多次从省、长沙市聘请相关专家、学者对会员进行辅导、培训,并组织赴韶山、花明楼等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促进相互交流,抱团发展,影响带动了一大批农村党员的创业热情。

回龙铺镇候旨亭社区的廖章坤退伍回乡后,成为该协会的首批会员,在当地带头承包荒废闲置土地,创办宁乡瞭望农场,不料一场大水让他损失巨大。2018年,他重拾信心,养了数十亩龙虾和鱼,种植水稻、蔬菜近100亩,农忙时分每日聘请当地劳动力近10人。

据了解,该协会发展至今,已拥有党员会员近百名,会员企业28家,每年带动就业人员3000余名,对外劳务输出达500余人次,成为带动和促进当地发展致富的标杆。周运良的超市也通过持之以恒的诚信经营,成为工贸街一带的大卖场。协会还多次组织爱心捐款,救助困难群体。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促进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也带来了众多机遇。我们是党员,理应肩负责任、站立潮头树立榜样,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一份力量。”周运良说。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 李向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