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薯粉香了 乡亲笑了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李向 编辑:陶湘 2019-02-14 10:41:44
—分享—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李向)

双河村位于巷子口镇,四周群山环绕,沩水蜿蜒从村中穿过,河水潺潺向东流。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中没有任何规模产业。该村共有690户2730名村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55亩,由于缺少创收门路,2017年该村有贫困户156户522人,属于省定贫困村。

2018年,该村九组村民彭宜冬在驻村第一书记易勇和支村“两委”的支持帮助下,流转土地成立永宏红薯种植合作社,种植了近40亩红薯、20亩油菜,全部聘请当地贫困户、移民户做工,尽心尽力发展产业,带动当地贫困户、移民户实现增收。2019年,他将继续乘着“精准扶贫”的东风,充满信心努力前行。

投入10万元,种植40亩红薯

2018年大年三十晚上,彭宜冬家的饭桌上,有他亲手做的两道“特色菜”,一碗是炒红薯粉片,一片片色泽乌亮,口感爽滑劲道;一盘是素炒油菜,青翠欲滴。

说起这两道菜,彭宜冬的话匣子马上打开了。

“红薯、油菜都是我自已种的。2018年,我投入10万元,种了近40亩红薯。红薯收完后,马上又种上了20亩油菜。”彭宜冬告诉记者,由于经验不足,用机械设备收红薯损耗较大,2018年红薯收成不足7成,只有5万多公斤,磨了近6000公斤红薯粉,产出只够收回成本。

只要天气晴朗,彭宜冬一家人就抓紧晾晒红薯粉。平时有空的时候,他就不断摸索,采用柴火、铁锅、纯正的茶油,完全按照传统方法制作出原汁原味的手工红薯粉饼。在彭宜冬的厨房里,记者看到一张张圆溜溜的青灰色红薯粉饼,油光发亮,散发着锅巴的焦香,显得格外诱人。春节前,他还聘请黄材镇祖塔村的村民手工制作了1000多公斤红薯粉丝,春节期间陆续售出,到目前仅剩余300公斤。

全年支付工资近5万元

“最多的时候有20多人一起做事,都是村里的贫困户和移民户。今年在合作社做工,彭宜冬给我支付了5000多元工资。”该村十一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云初介绍,和他一起共事的九组村民彭放明收入工资5000多元,村民刘水清收入工资4000多元……

据了解,彭宜冬投入10万元成立永宏红薯种植合作社,他添置设备,全部聘请当地的贫困户、移民户做事,全年支付工资近5万元,让王云初等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数百至数千元不等。

红薯收完后,彭宜冬培育了油菜种苗,及时翻耕土地,并为有需要的贫困户免费提供种苗。目前,全村有10多户贫困户进行了油菜种植,面积近40亩。

“2019年,我计划添置烘烤房,将红薯种植面积扩大到80亩。易书记还帮我联系了脐橙果苗,我准备建一个10多亩的果园,再养几百羽鸡……这些将会给村集体和贫困户,还有我自己带来更多的收益。只要贫困户有需要,我都会免费提供种苗和种植技术。”彭宜冬告诉记者。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李向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