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是流感高发季节,近期气温持续走低,流感病毒比较活跃,目前我市已进入冬季流感流行高峰时期。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流感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等症状,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儿童流感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与成人相似。儿童感染乙型流感,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与成人相比,儿童流感的发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新生儿流感少见,但如患流感易合并肺炎,常有脓毒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喉炎、急性中耳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较成人常见。
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普通感冒可由多种细菌、病毒感染所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为咽喉部疼痛不适、喷嚏、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而流感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呼吸道症状轻。
流感如何预防?
一、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应该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二、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
1、锻炼身体、平衡膳食,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2、勤洗手,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
3、对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
4、保持居住、工作、学习等场所环境清洁和通风;
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6、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7、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或尽早就医,避免带病上课或上班;
8、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相互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人与慢性病患者时;
9、当家长带有流感症状的患儿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三、幼儿园、中小学校等集体单位应怎么做?
1、学校要每日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追踪等制度,及时发现病人,尽早对患者采取隔离措施,建议患者居家休息或就医,避免其与班级内或其他班级未感染人群接触,减少疾病传播。
2、学校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举办大型集体活动或集会,保持学校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清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3、学校应利用广播、宣传画、告家长书等形式普及流感预防知识。
4、发现流感样症状病例异常增多时,要及时报告辖区内疾控中心,协助疾控中心开展调查处置,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5、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或根据医生建议复课或复工。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