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帮扶帮到心坎上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 李伟 吴文学 编辑:陶湘 2019-01-03 09:45:57
—分享—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通讯员 李伟 吴文学)

陆其,女,2017年9月调入花明楼镇任经发办干部。根据镇党委政府扶贫工作安排,“一对一”定点帮扶该镇朱石桥村胡家塘组贫困户杨佳训户。杨佳训1944年生,妻子周亮冬,1952年生,患帕金森综合症多年,三级残疾,常年瘫痪坐轮椅;儿子杨舟,1981年生,因儿时脑部被摔伤,导致双手无力,待业在家;另有一女已外嫁,生活艰难。家庭劳动力不足,无生活来源,妻子常年靠药物维持,生活苦不堪言。2017年9月20日,在朱石桥村相关人员的引领下,陆其第一次走进杨佳训家。当时,周亮冬双目无神地坐在轮椅中看着她,年仅36岁的杨舟,头发早已脱光,瘦弱的身子蜷缩在破烂的沙发上,面色蜡黄。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饱受生活折磨的杨佳训脸上看不到丝毫怨气,待人有礼有节。强烈的反差让陆其不停地思索:今后我要用什么办法帮扶这一家人呢?

多方联系安排就业

通过多方了解,陆其获悉杨佳训一家情况,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医药费用是个无底洞,靠政府政策补贴、个人帮扶是很难维持其一家生计的。两名老人年事已高,周亮冬需要专人照顾,唯一可行的办法便是帮杨舟解决工作问题,让他融入社会,让家庭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让他们看到希望。2018年初,陆其与杨佳训商量制定2018-2020年3年帮扶计划,主要是通过就业脱贫。2018年4月底,杨舟自己也提出要找一份工作的要求,陆其便不厌其烦地帮他到处联系工作。因他身体羸弱,双手无力,无法从事体力劳动,找工作多次碰壁。在一次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物业公司安排的面试中,又因同样的原因,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面露难色地对陆其说:“杨舟的情况我们还要跟领导汇报一下,你等我们电话通知吧。”陆其理解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的难处,便说:“第一,杨舟家里情况确实特殊,照顾老人需要在附近就业;第二,作为政府有责任和义务解决贫困户的生活问题;第三,当地企业也应该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您可以先试用一个月,实在不行您再辞退。”在陆其多次争取和坚持下,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被其真心诚意所感动,录取了杨舟担任保安工作。

多方协调办理遗体捐献手续

2018年7月中旬,杨家训打电话给陆其说:“我已经70多岁了,我们一家受党委政府和社会的无私帮助,无以回报,也为了给杨舟减轻负担,死后想把遗体全部捐献用于医学研究,希望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但是我年纪大了,不知道手续怎么办理。”在农村要办遗体捐献,这是一个冲破世俗樊篱的举动。陆其被杨家训的精神和举动感动,也为其感到心酸。跟杨家训及其亲属确认后,她便向镇社会事务办、卫计办、政务中心等多个部门咨询遗体捐献的事,但是花明楼镇这么多年来还未有过遗体捐献的先例,办理捐献遗体手续也成了难题。陆其后来通过网络查询,整理出一份简单易懂的关于捐献遗体事宜的资料,给杨家训一家耐心细致地做讲解,并电话联系长沙市红十字会、宁乡市红十字会了解办理流程。通过多次与花明楼镇政务中心、红十字会对接沟通,几经周折,于8月6日办下了《长沙市遗体器官捐献登记证》。

“当听到杨家训老人提出要捐献遗体时,觉得感动和敬畏,感动的是自己的帮扶对象有如此高的思想境界和修养。遗憾的是作为他的帮扶责任人能力有限,虽尽自己能力帮扶,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杨家训老人年纪跟我爷爷差不多,感情上容易代入,产生怜爱之情。所以于公于私,我都应该做好帮扶工作。”陆其说。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 李伟 吴文学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