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巷子口镇直田村村民在当地河中发现的野生娃娃鱼。本报记者 龚再蓉 摄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龚再蓉) 近日,巷子口镇直田村一村民在当地河中发现一条野生娃娃鱼,立即打电话向村干部报告。因天气寒冷娃娃鱼属变温动物在本地找不到合适放生的地方,这条野生娃娃鱼被接力递送,于第二天被市畜牧兽医水产局水产渔政监督管理站工作人员送到长沙,由相关单位采取妥善措施保护起来。
最初发现这条野生娃娃鱼的是王虎溪,直田村24组村民。当天,他用捞子在当地的谷石河中捕捉鱼虾。3时许,他发现水中有一个动作缓慢的“怪物”,便用捞子舀起来,并立即拨打村干部电话。
“根据他的描述,说有四条腿,就觉得是娃娃鱼,告诉他应该保护起来。”直田村党支部书记廖腾蛟了解一些情况后,在电话中告诉王虎溪,要他在河边等着。廖书记表示,近几年,由于生态环境得到很好恢复,当地河溪中不但常见鱼虾多了起来,而且还能见到曾绝迹多年的娃娃鱼。2015年8月,当地村民便在巷子口镇狮冲村的一条小河中发现了一条长73厘米、重2.1千克的野生娃娃鱼。随后,那条野生娃娃鱼被放生到黄材水库。
到达现场后,廖腾蛟等人很快确定“怪物”就是野生娃娃鱼。于是,他迅速拨通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局长戴碧锋的电话。随即,根据戴碧锋的安排,市水产渔政监督管理站站长李建元与他取得联系。通过一番交流,他决定将这条野生娃娃鱼送到市水产渔政监督管理站。
“之前发现野生娃娃鱼,都是气温高的季节。发现后,基本上都是被送到适合这种动物栖息繁殖的黄材水库放生。”李建元表示,眼下正值寒冬,娃娃鱼是变温动物,行动十分缓慢,而黄材水库的水位浅,不适合放生。综合这些情况,大家决定将这条野生娃娃鱼送到上级单位,采取适宜的保护措施。
2018年12月25日下午,廖腾蛟等人驾驶车辆,专程将这条野生娃娃鱼送到市水产渔政监督管理站。次日上午,市水产渔政监督管理站工作人员将其送到长沙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由对方采取妥善保护措施。经测量,这条野生娃娃鱼长72厘米,重2.3千克,估计年龄在6岁以上。
相关链接娃娃鱼,又名大鲵,珍稀野生两栖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叫声像小孩哭声而得名。属体型最大的两栖动物,体长可达1米以上,重量可超过50公斤。对栖息地要求极高,生态环境优良、水质无污染的地方才能栖息繁殖。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龚再蓉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