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天更蓝水更清成为美丽宁乡生态底色 ——我市2018年环保工作综述

编辑:陶湘 2018-12-28 09:55:14
—分享—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孙新明)

“现在出来散步,臭水沟不见了,天也更蓝了,到处郁郁葱葱,鸟语花香,真好。”近日,家住宁乡大道旁的李华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宁乡深入人心,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绿色发展已成为宁乡人的共同心愿。

宁乡环境的变化,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离不开市环保局等部门单位的努力,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对环保工作的支持拥护。今年,我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扎实推进环境治理和突出问题整改,环境质量稳步改善。截至12月26日,全市累计优良天数327天,较去年同期增长12天,优良率91.1%,同比去年提升3.6个百分点。9-11月,沩水双江口断面水质连续稳定达三类标准,沩水水质逐步好转,靳江水质稳定达标,沩水全年平均达到三类标准,实现了长沙市委要求沩水水质改善的目标。

精准施策

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还市民一片蓝天,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

为打好蓝天保卫战,市环保局坚持将环保工作融入全市发展大局,通过蓝天办协调调度,积极打造各部门齐抓共管大气污染防治的“合唱”阵容,破解了以往环境保护“孤掌难鸣”的局面。4月15日前,我市完成14项“三个月治标”任务,随后严格按照“六控”“十个严禁”要求,顺利转入“三年治本”阶段。控尘:完成裸露黄土覆绿2860块,面积32768亩,落实工地扬尘8个100%,一二三级道路能机械化清扫作业率100%。控车:引进新型环保车170台,淘汰老旧车辆41台,新增绿色公交纯电动公交26台,上线纯电动公交车197台、油气混合动力出租车467台,实行城区禁、限行。控排:关停“散、乱、污”企业71家,整治涉VOC企业101家。排查粘土砖企业120家,取缔关闭109家,杜绝“一刀切”,转型升级11家,拆除烟囱117个(其中爆破83个)。控烧:烟花鞭炮全城禁燃限放,无一起负面舆情,省领导称赞“体现了省会的工作水准”。101家规模餐饮店、478家中小型餐饮店及夜宵门店安装油烟净化设施,2000多老旧小区家庭餐厨油烟净化改造项目12月6日验收,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无餐饮油烟信访交办件。执行市、乡、村三级秸秆禁烧巡查网格化监管体系,推广收割机碎草装置986台,秸秆粉碎机还田机36台,按政策规定予以资金补助和奖励,露天焚烧现象有效控制。控煤:收缴、销毁各式煤炉730余个,禁燃区86台燃煤锅炉“煤改气”,13处藕煤生产点全部拆除,临街使用散煤的个体工商门店3月底前“清零”。控油:在营107家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全部安装到位,设施运转正常。

经过市环保局等部门单位的不懈努力,我市大气环境质量日益改善,空气优良天数稳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日益增强。

老粮仓金石村的黄昏。杨跃清 摄

综合治理

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美不美,家乡水。但如何让水更清、让宁乡更美,则是一道不小的难题。

我市以“除臭剿劣”为抓手,全面推进碧水攻坚战。整治黑臭水体:制定《“除臭剿劣”攻坚战暨城乡污水治理工作体系图》、《宁乡市“四溪一渠”排污口截流整治推进督查表》和《宁乡市2018年“四溪一渠”治理及污水管网建设任务表》,对袁家河桥以下至沩水河双江口出境断面的108个入沩排口每月一监测,劣五类排口数量由61个(5月份)减少为15个(10月份)。整治“四溪一渠”排口168个,清淤7.5千米,清淤泥5300立方米。11个重点工程项目和13个小微项目全面实施,经开区回用水厂主体工程进入调试阶段,夏铎铺工业园管网、教师学习资源中心雨污分流改造等9个项目整治到位,朝阳溪上游污水主管网建设工程等14个项目按进度推进。整治面源污染:重新划分全市畜禽养殖适养区、限养区、禁养区,对照“退出、倒房、覆绿”总体要求,禁养区腾退规模养殖户1005户,其中“夏季攻势”12家畜禽整治任务完成,8家整治到位,4家退出,年度减少养殖粪污约60万吨,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47%,畜禽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85%。整治饮用水源:4个县级饮用水源12项问题整治销号,设置界标68块、交通警示牌32块、宣传牌36块、防护隔离网5.9公里,4座交通穿越桥梁设置导流槽、应急池、防撞护栏,应急预案及环境状况评估进行备案。整治水生态环境:《沩水流域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19个项目启动,12个标段进场施工,三水厂取水头部迁移等3个工程完成,沩丰坝拆除重建、溜子洲至珍洲堤防工程全面启动,县城三水厂取水头部迁移及6公里供水管网建设完成。大坝塘水库建设项目已列入水利部大中型水库工程建设规划及湖南省水利十三五规划,目前正在开展测量和地勘及相关可研性论证。

我市在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的同时,着力推进净土持久战。完成测土配方施肥75万亩,减少化肥不合理使用量3750吨,启动实施坝塘镇万亩安全利用区重金属污染耕地项目修复工作。黄材水库周边历史遗留石煤矿渣治理项目整治到位,3个重金属治理项目竣工验收。

环保千秋业,功德万代铭。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对人民群众而言,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水更清了、环境更美了,获得感越来越多。

市环保局认真审批项目。

市环保局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水质情况。

依法行政

强化环境监管执法

“抓环境保护就是优化经济发展,改善环境就是改善民生。”我市始终把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实施“蓝天保卫战三级执法、两级巡查”制度,持续开展综合执法。截至12月24日,市环保局等部门单位共开展综合执法2073次,专项执法12578次,出动执法人员207286人次,整改问题50001个,整改5450家,立案处罚16221起,累计罚款3107.463万元,行政拘留65人,约谈88人,问责23人。“除臭剿劣”攻坚战中,积极开辟“乡镇吹哨,部门报道”的联合执法模式,以回龙铺镇候旨亭社区黑臭水体联合整治行动为第一枪,开启联合执法新形式。拆除“僵尸船”48艘。清理沩水河道拦江网、地笼子等2400多米,查处非法电鱼案件11起。处置河道非法采砂行为487余起,扣押采砂设备179台,拆除手工采砂船只39艘,取缔手工砂场18家。提升环境监管能力,经开区20家涉水企业新安装在线视频监控60套(排口、大门及治理设施三处)。对不正常运转污染防治设施的经开区天创环保公司实施顶格处罚100万元。

生态建设决定一座城市的命运,影响城市文明的进程。今年以来,市环保局等部门单位紧扣“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净土持久战”,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各项工作有声有色,我市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积极行动

落实环保督察整改

省环保督察期间我市接到交办件48件,已办结48件,办结率为100%。2018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我市接交办信访案件76件(剔除反复投诉件22件后为54件),其中重点件4件,截至12月25日,已办结70件(含不属实2件),办结率92.1%。2018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宁乡市委政府高度重视环保督察配合工作,相关举措是:一是控制问题增量。自9月17日我市公布市领导联系方式以来,构建“三大工作机制、一个组织体系、六项具体举措”的“316”群众工作新格局,每月逢“6”调度交办,每10天一调度,每次选择噪音扰民整治、违法建筑拆除、养殖污染退出等10个重点问题“解剖麻雀”,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极大地消除了信访源。二是减少问题存量。对交办的信访问题,明确市领导牵头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及乡镇(街道)逐一办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和四个“不放过”原则,争分夺秒查清情况,拿出整改方案,快速整改落实。三是降低问题总量。通过12345、网络舆情、举报信箱等渠道收集大量苗头性问题,对照环保督察整改要求,按照“一单四制”方式及时交办落实,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全面梳理和整改尚未冒头的问题。其中,市环保局共受理投诉举报668件,办结650,回访满意率达94.92%。通过以上措施,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中,相比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相比,宁乡市交办件总量大幅下降,由2017年101件减少至76件,同比减少24.8%,重点件由2017年的28件减少至4件,同比减少85.71%,与2017年交办的重复件为4件,重复件数四区县最低。

与此同时,我市按照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部署,已完成12台燃煤锅炉、40个入河排污口、82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1508家工业企业源、526家规模畜禽养殖场和92个移动源的入户调查、录入及审核工作,目前正在有序推进。

辛勤努力,换来丰硕成果。蓝天常在、碧水长流已经成为美丽宁乡的生态底色,一幅生态文明的崭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察大势才能高瞻远瞩,善谋大事才能抓纲举要。当前,环境保护既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既是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窗口期、转折期,也是攻坚期。“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今后,市环保局将按照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和净土持久战,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宁乡,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发展红利。”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联明表示。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