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发明智能碗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喻恩来 编辑:陶湘 2018-12-13 11:25:20
—分享—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图 记者 喻恩来)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就读于宁乡十三中的周婧丫这样形容自己。她觉得她一个人的时候很安静,能做自己的事情,沉浸到书海当中,任思想遨游;人多的时候可以很活跃,元气勃发,融入到大家的气氛当中去。

2017年,她历时3个多月,发明了“一种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获得国家专利。2018年,她凭借《基于敬老院老人饮食状态监控智能碗设计》入围2018年第18届《明天小小科学家》评选,获得第39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第10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并发表在《发明与创造》杂志2018年第8期。

关心老人

“去年寒假,我和学校志愿者去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看到老人们在敬老院生活状况还不错,很是感动。但在他们就餐过程中,我发现有人吃得慢一些,饭菜都凉了,有的甚至还没吃就凉了。”周婧丫说,老人们的健康状况不同,吃饭速度也不一样。怎样才能让老人们在大冬天吃上可口的热饭菜,又能让家属、工作人员掌握老人们的饮食情况。回家后,周婧丫开始构思和试做“敬老院老人饮食状态监控智能碗”,与辅导老师们交流探讨,不断改进,取得了初步成果。

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周婧丫负责包括从提出创意到确定原理到实际制作的全程。“养老是这个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社会的大问题,这样一个贴心而温暖的碗,无疑是广大老人的福音。”她介绍,根据实地考察和走访,她发现不论是养老院、敬老院的老人还是空巢老人,他们的亲人几乎都不在身边。工作人员、义工等社会爱心人士可以时不时了解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但毕竟他们的爱很短暂,老人们很难被无微不至地关照到。在碗的底座上加上远程短信提醒功能,不仅能指导护理人员提供更高效、专业的护理服务,还能实现亲人对他们饮食情况的实时监控,为老人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我们创新了一种信息采集方式,以碗为信息载体,通过碗在配套底座上的拿、放等动作来采集饭菜是否送到,老人是否用餐等信息,从而监测老人们的饮食。这个碗上还发明了一种能将热源均匀分散到碗的各个部分的全局恒温方式,实现整体均匀加热。其实就是给初级线圈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周婧丫介绍起碗的运作模式滔滔不绝起来……

“叮咚,饭菜已上桌。叮咚,开始用餐。”能精准采集到老人的饮食信息,创新地通过这些信息来分析老人的健康状况,该项目在今年的18届“明天小小科学家”评选中胜利入围,获得第39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第10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并发表在《发明与创造》杂志2018年第8期。

指导老师正在与周婧丫(左一)作智能碗的设备调试。

爱好广泛

2016年寒假,周婧丫参加了“保护母亲河”社会实践调查活动。2017年暑假参加了中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前往厦门大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学习和考察。在活动期间,结识了一些新朋友,大家以科学为名,组成团队,完成了许许多多的事:互动小游戏、制作手抛小飞机,厦大科考船“嘉庚号”的参观……还有专家教授为做了科普性学术报告,内容涵盖语、数、物、化、生等等。也是这次活动,激发了她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2017年7月,参加科学营回来之后,她亲历了那场暴雨导致的洪涝灾害,多处山体塌方,造成人员伤亡。“如果在泥石流易发区能安装上预警仪器,在泥石流发生前能提前预警,那能挽救多少生命啊!”周婧丫为此辅导老师历时3个多月,发明了“一种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现已获得国家专利。

“两项比赛中我均获得了金奖。”今年7月至8月,周婧丫在北京参加了“第14届中国青少年创造力大赛北京总决赛”和“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总决赛”。期间参与了全国著名科技创新专家学者的主旨演讲、航天科普教育讲座、创新教育研学论坛、成功学子励志报告会、科技创新轻松发明讲座、冰心女儿文学讲座等等专题活动,并参观了中国科技馆。

“高中以来,我参加了学校创新社,任副社长;参加了文学社,任编辑部部长;高一至今担任学生会学习部部长。”每一项工作,每一个活动,周婧丫都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尽可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我希望今后能考取一所理想的学校,学习航空航天技术专业,做一名工程师。”周婧丫说,她目前最关心的领域主要是人工智能和时空旅行。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喻恩来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