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众口交赞“代支书”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李先强 编辑:陶湘 2018-11-22 09:44:52
—分享—

图为陶建平(右)搀扶接送贫困村民到镇卫生院参加免费体检。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图 记者 李先强)

“扶贫就要实打实。”“为贫困户做些事,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义务。”这是夏铎铺镇六度庵村驻村第一书记陶建平的口头禅。六度庵村是宁乡高新区精准扶贫联点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4户。区属新城集团董事、恩吉公司董事长陶建平自今年3月26日开展驻村工作以来,坚持吃住在村上。贫困户反映什么?我怎么解决?有什么脱贫途径?怎样依托宁乡高新区良好平台?驻村工作日志满满地记载着他的工作思路和帮扶过程。

当了“代村党总支书记”

刚驻村不到1个月,村党总支书记因突发病,急需手术治疗,请病假到了长沙。没了主心骨,支村“两委”工作一度出现滑坡,陶建平见状主动挑起重担,凝聚力量,此后半年便成了实际工作中的“代村党总支书记”,直到组织上最近明确新任村党总支书记为止。在他的具体指挥下,村党总支发起成立产业扶贫组、劳务就业组、种植宣传组和社会事务组4支队伍,支村“两委”工作高效运转,迅速打了个翻身仗。谁也想不到,去年年底镇工作考核还是末名的六度庵村,到今年上半年考核时,竟然跃到全镇第2名。

协调企业接纳贫困劳动力务工

镜头回放:贫困户彭七华因患侏儒症,身材矮小,偶尔打点零工。其配偶系一级残疾,无劳动能力。因自身矮小的缘故,彭七华难以进入企业当合同工获得稳定收入。陶建平上门了解到他家的特殊情况,跟宁乡高新区佳恒园林公司老总沟通后,将其安排到该园区欧洲路打扫卫生,月薪2000多元。

陶建平亲任劳务就业组组长,充分依托后盾单位宁乡高新区管委会,发挥该园区企业优势,多次带领有工作意向的贫困劳动力到该园区进行面试,创造就业机会,成功协调企业接纳多个贫困劳动力务工,让每户年增收3万元左右。

支持贫困户发展“滴灌式”产业

镜头回放:贫困户彭建忠因肢体残疾无重体力劳动能力,丧偶,儿子患病。陶建平和帮扶责任人上门向其宣讲滴灌式产业帮扶的好政策后,他决心养牛创收,但又苦于没有发展资金。陶建平获悉情况后,马上出面帮他向银行申请政策性无息贷款,一周内顺利贷款3万元,购回3头小牛,同时还购得鸡苗50羽。仅中秋节前销售其中一头牛的牛肉,彭建忠就净赚3000元。按每头牛600元、每只鸡5元计算,他还能获得“滴灌式”产业政策性补贴2050元。

陶建平支持鼓励贫困户充分利用“滴灌式”产业帮扶政策,积极发展种植养殖业,今年六度庵村有12户贫困户共养鸡450羽、养牛6头、养猪28头、种蔬菜4亩,每户少则增纯收3000元,多则增纯收1.1万元,获得“滴灌式”产业政策性补贴共计2.1万元。

帮助销售农副产品

镜头回放:贫困户李玉梅因丈夫长期在外打工,而留下她在家照顾一级残疾的女儿和80多岁的公公。陶建平在上门了解这一情况后,鼓励李玉梅根据家庭条件种西瓜、辣椒,还帮她找销路,今年光是这两项收入就有5000多元。现在的李玉梅特别高兴,她重拾了信心,一家人正逐步摆脱贫困。

陶建平支持鼓励贫困户因地制宜搞家庭经济,多种蔬菜、水果,多养家禽,多加工土特产,多次帮助他们在宁乡高新区进行农副产品销售,“以销促产”,销售额达10万元以上。

帮老助学四处奔波

镜头回放:贫困户丁志强80岁的老母,因早年改嫁到湖北,后因丈夫及两个儿子离世,孤苦的她只得回到六度庵村投靠大儿子,却被湖北当地注销户籍,成了无籍人员,回湖南后无法享受六度庵村当地政策福利。陶建平多次驱私家车千里奔波,往返湖北公安县与湖南宁乡市有关部门及乡村,多地协调与沟通,终于在9月30日成功将该老人户籍恢复并迁回到六度庵村。

陶建平在高新园区多次跑企业拉赞助帮助贫困户,让本村4户重度贫困户今年获得了爱心捐款5万多元。今年村里贫困户子女有3人考上大学本科,他发动后盾单位帮扶,逐一上门解决学费困难;他借助宁乡高新区法务中心,帮助贫困户周光跃追讨6年前因车祸致残没到位的30万元赔偿费用,使其生活医疗得到保障及读初中二年级的儿子不因家庭困难而辍学。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李先强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