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盛(右)查看某学校污水处理设施。本报记者 李向 摄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本报记者 李向)
2018年3月,曾盛正式担任煤炭坝镇砖塘村党总支书记。我市打响“除臭剿劣”攻坚战后,曾盛带领该村支村“两委”大力开展辖区内养殖污染、黑臭水体的整治工作,以团结、务实、亲民的工作作风,保当地群众一方宜居环境。
山鹰塘水清了
“以前池塘里全是粪水、垃圾,隔好远都能闻到臭味,天热时我真不愿待在家里。”该村天应山组村民刘建华向记者介绍。他说的池塘就是自家门口的山鹰塘,有近3亩宽。池塘上方是一所学校,有学生600多人,旁边原来还有一家养猪场,整个池塘周边一共有7个排污口,一直以来,所有的生活污水垃圾、养殖场粪污全都直排池塘。“10多年前,山鹰塘水很清的,我们经常在里面游泳,学生们还从池塘里提水回宿舍洗衣服。”刘建华说,近年来大量的污水直排,一池碧水渐渐变成了满池粪污,池塘里垃圾成堆,整天散发出一阵阵难闻的臭味,影响了当地村民的生活。
曾盛上任后,把山鹰塘的治理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找准污染源,精准施策。他首先动员清退了池塘附近的养猪场,又找到学校,敦促该校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学校一共投入近70万元,把所有的生活污水通过排污管接入了一个四级污水处理设施。”该校后勤主任曾成告诉记者。
解决了污染源后,曾盛在天应山组召开了党员及村民户主会,提出了“挖坑深埋、石灰消毒”等无害化技术处理淤泥的方案,当地居民纷纷表示赞同与支持。通过多方面统筹协调,山鹰塘于9月21日开始动工清淤,通过近半个月的努力,清淤工程完成。“才一个月不到,池塘里的水比原来清多了,也不臭了。”刘建华说。
规模养殖场排污系统升级了
“我家的养猪场是今年7月21日拆除的。”该村砖塘组的欧先生告诉记者。据了解,欧先生从事养殖业10多年,因养殖场紧临黄材水库灌区煤衡支渠,属于禁养区应退养户。腾退前存栏生猪200多头,养殖场面积300多平米。今年6月份,根据《宁乡市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和管理办法》,曾盛组织该村养殖大户召开会议,向养殖户宣讲相关法律法规,解释畜禽退养的目的与意义,强调规模养殖对水源造成的污染和人体的伤害,并多次上门走访做思想工作,得到了养殖户们的理解和支持。“曾书记说的很在理,我响应国家政策,配合村里的退养工作,按时退出了。”欧先生说。
“栏舍全部按要求装好了专门的排污管道,还修建了沼气池和四级化粪池。”该村谢家老屋组谢真理的妻子介绍,在曾盛的监督下,她家的养殖场在处理完所有的存栏生猪后,进行了全面改造,使得面积近1500平米的养殖场完全实现了水污分流和粪污治理。在完成全村的退养工作后,曾盛还加强了对限养区、适养区规模养殖户的巡查监管,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辖区内畜禽养殖的污染防治工作。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李向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