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扶贫路上好事多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 刘畅 编辑:陶湘 2018-10-23 11:33:02
—分享—

图为谢杰(左)上门向欧云章宣传扶贫政策。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图 记者 刘畅)

在大成桥镇永盛村,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不到40岁,但工作扎实,肯吃苦,为该村的“脱贫攻坚战”倾注了满腔热情。他的足迹遍布村里的每一个角落,他亲切鼓励的话语深深烙印在每一个贫困户脑海中,成为贫困户心中的亲人。他的名字叫谢杰,今年3月,市委组织部选派他担任永盛村驻村第一书记。

【精准施策】

“我认为扶贫,关键是为贫困户增收。”在永盛村扶贫办公室见到谢杰时,他正在整理贫困户档案。他会根据不同贫困家庭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脱贫计划,力求做到因户因人精准施策。

“谢书记真是个好人哦,处处为我着想,前阵子还免费送来了100羽鸡苗,到12月就可以卖了,可以卖个6000元。”深受谢杰帮助的陈立春笑得合不拢嘴,他虽腿患残疾,妻子轻微智障,还有一个已上小学的儿子,生活艰难,但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信心十足。在谢杰的推荐和鼓励下,今年陈立春参加了湘都学校的技能培训班。培训结束后,他感触很深,想再扩大面积,种植黄桃。谢杰得知他的想法后,获知他家已种植蔬菜20亩,还承包了一口鱼塘,考虑到他的经济能力、种植成本以及种植风险等问题,立即主动上门,引导他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黄桃种植面积。陈立春非常虚心地听取了谢杰的建议,感谢他及时提醒。

陈立春告诉记者,谢杰还会在种植果蔬的繁忙时节,严重缺乏劳动力时,主动组织学生志愿者,利用节假日去基地帮忙;在果蔬上市的旺季,也为他联系销售渠道,今年光豆角一项,就帮他销售了2000多公斤。在西瓜丰收滞销时,谢杰通过发朋友圈等方式,寻找各种销售渠道帮忙联系买主,并开车帮忙送货。

“我能有今天,全靠谢书记的帮扶与支持。”陈立春说。

【创新方法】

驻村以来,谢杰整合了一支“懂扶贫、会扶贫、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提出结对帮扶“五个一”工作方法,即一支过硬的扶贫队伍、一周通一次电话,一月一次入户走访、每次走访谈一次心、每次谈心了解并解决一个问题,使扶贫工作目标明确,走访工作落到实处,第一时间为贫困户排忧解难。

对于如何让贫困户坚定信心早日脱贫,谢杰有着自己的方法,他认为,贫困户要真正脱贫,必须将“输血”和“造血”结合起来。“输血”只能解决一时之急,“造血”才能让他们真正甩掉“贫帽”,带领他们踏上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

在谢杰的带领下,永盛村在全市率先成立“大成桥镇永盛村乡村振兴产业脱贫党小组”,并挂牌开展一系列产业帮扶活动。他主动联系中国水务(长沙)有限公司为贫困户提供花猪崽和鸡苗,为贫困户发展养殖业铺路。他组织企业家与爱心人士,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学生举行爱心助学活动。

【倾注爱心】

永盛村黄塘组的陈桂生,老两口都60多岁,两个儿子一个失踪,一个在家腿脚不方便。老两口在家辛苦饲养了7头猪,其中有2头各150公斤的猪还卖不出去。谢杰了解情况以后,立即想办法与市里的几所学校联系,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帮他销售。当谢杰把7头猪所卖到的16370元钱送到陈桂生手里时,老人流着泪感动得说不出话,握着谢杰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谢杰说:“从那以后,陈桂生大事小事总会与我商量交流,我仿佛成了他们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我深深感受到他们对我的信赖,也更清楚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贫困户欧云章,早年在煤矿发生的一次事故中受伤,导致右腿截肢,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前几年享受了国家的低保待遇,生活勉强得以维持。现有一个儿子在外务工,根据现有政策,不能再享受低保待遇。低保待遇取消后,他非常不理解,对扶贫干部有抵触情绪。谢杰对于欧云章面临的困境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通过帮扶活动重点关照他,对他倾注更多爱心,还经常协同永盛村支村两委成员上门宣讲国家有关扶贫政策,与他交流谈心,想办法解决他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通过耐心细致地工作,谢杰慢慢取得了他的理解和信任,欧云章也立志在现有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靠自己的双手和儿子的努力早日脱贫。

“扶贫工作,意味着爱心、责任与担当,虽然有时夜不能寐、假不能休,但我热爱这份事业,在工作中也收获了感动与成长。”谢杰表示。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 刘畅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