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熊训忠(中)走访贫困户姜伏强家,核实建档信息,共同制定年度帮扶计划。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图 记者 张奇涛)
大沩凌云令人称奇,沩山常年云遮雾绕,素有“千山万山朝沩山,人在沩山不见山”之说。然而,拥有秀美风光的沩山乡,更期待百姓过上富足生活,尤其是省定贫困村——沩水源村,正在迅速改变因为地处偏远山区导致的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缓慢的困境。
今年3月以来,在沩水源村的田间地头、困难群众的家中,总能见到一个瘦高的身影,虽然他的面色黝黑,但他的微笑已经印入每一个沩水源村老百姓的心田。他热情地工作,赢得沩水源村村民群众的夸赞。他所推进的一些工作,为沩水源村改变脱贫面貌、长久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他,就是沩水源村驻村第一书记熊训忠。
植入二维码
让黄桃“丰产又丰收”
2018年3月,熊训忠扛着行李风尘仆仆,带着让每一个村民都过上幸福生活的决心来到沩山乡沩水源村。经过短短半年时间努力,使沩水源村基层党建工作、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都有了明显变化。
当记者走进沩水源村见到熊训忠时,他正在黄桃基地与特意从中南信息技术学院请来的李少勇博士一起,就黄桃树植入二维码信息工作进行商榷。据熊训忠介绍,该村到处都是高山丘陵,虽然不适合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但是其土质中硒含量远远高于一般地区,再加上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阳光照射充足等特点,使得该村种植出来的黄桃品质出众,不管是在口感、还是营养价值上都要胜过其它地区的黄桃。
“我们现在准备为沩水源村的所有黄桃树都植入二维码,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加入互联网营销,更好玩有趣的是,通过二维码编号售卖以后,消费者可以及时观测到果树的生长情况,甚至可以通过后台告诉工作人员,及时对黄桃树施肥浇水。”熊训忠告诉记者,今年8月举行的沩山乡黄桃节,已经将沩水源村黄桃产业一炮打响,现在更是别出心裁对所有黄桃树进行二维码实况管理,并提前预售,为以后的黄桃营销奠定“丰产又丰收”的基础。
据熊训忠介绍,在湖南湘江新区、长沙市委组织部、长沙市财政局等后盾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沩水源村除了智慧化、现代化的黄桃种植基地之外,管理方面类似的猕猴桃基地、砂梨基地也将相继建成。预计在2020年,该村将全面建成生产规模化、种植智能化、销售网络化的种植基地,届时村民的收入将会更上一层楼。
切实抓好党建基层基础
夯实致富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始终突出党建引领,以党建促脱贫攻坚,以党建促乡村振兴。
“针对沩水源村党建基础比较薄弱,党员在脱贫攻坚中作用发挥不很明显,‘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等问题,我们注重从落实网格党建、聚焦党员素质提升、打造特色亮点三个方面发力。”在来到沩水源村之初,熊训忠就找准该村党建症结, 并根据抓党建促精准扶贫对沩水源村实行强基固本。
目前,沩水源村已构建总支、支部、党小组、党员四级网格化治理体系,7个党小组分别由联村乡领导、支村两委成员、党小组长分别担任一级、二级、三级网格长,有能力的党员分别联系1-2户精准扶贫户、上访户。2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工作实行了规范化常态化,要求党员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组织生活制度,要求党员模范带头,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摸底贫困户
给自己下了“军令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脱贫攻坚要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不仅为正在进行的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也坚定了基层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就是带着这样一种信心,熊训忠对待贫困农户,做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刚来到沩水源村的时候,熊训忠带领3人驻村小组翻山越岭走村入户,利用一个来月的时间,对沩水源村的13个村民小组,特别是13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走访摸底。当时,全村还有7户没有脱贫,按要求6户要在今年脱贫,1户明年脱贫。熊训忠当时就在心里给自己下了“军令状”:“这项任务一定要在今年年底完成!”
“熊书记真的好呢,为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忙这忙那,还经常抽空来我们这些刚刚脱贫的村民家中,询问生活近况。”严正阳是双溪组村民,去年他家实现脱贫,生活状况逐步好转。而为防止村民脱贫后返贫,熊训忠心里总是惦记着,不时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上给予关心帮助。
“不管是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是村民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我就要想尽办法、竭尽全力来解决好。”现在沩水源村的村民群众心里有了底,有什么困难事、烦心事都会和熊训忠商量。熊训忠也表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持之以恒按照中央、省、长沙市的精神,聚焦扶贫攻坚,为村上搞好产业,为村民谋好福利,真正实现沩水源村的美丽蝶变。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张奇涛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