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务“四好农村路”建设的“老黄牛”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李先强 编辑:陶湘 2018-09-28 11:31:00
—分享—

图为李小清(左)和同事进行项目建设前的调查核实工作。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李先强)

无论寒风冽冽的寒冬,还是烈日炎炎的酷暑,从沩山、黄材、横市、沙田的泥土路上,再到巷子口、龙田、青山桥、流沙河的泥土路上……市交运局公管站计划统计科科长李小清带领工作人员,调查核实“四好农村路”项目建设计划的足迹和汗水,遍布各乡镇的泥土路。他以实际行动落实工作责任和担当,服务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

同事眼中的“老黄牛”

李小清主要负责“四好农村路”项目建设前的调查核实工作。在同事眼中,李小清吃苦耐劳、甘于奉献,每天驱车数百公里前往各乡镇开展项目建设前的调查核实工作,忙得太晚就直接睡在村上,是名副其实的“老黄牛”。

“只要项目建设推进顺利,我辛苦一点不算什么。”面对记者的采访,李小清谦虚地说。在他心里,农村公路连接千家万户,关乎百姓出行,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设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项目建设前的调查核实工作容不得半点懈怠和马虎。

据悉,今年我市启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创建活动,计划建设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项目100公里、建设“双投”公路项目150公里,时间紧、任务重。而项目建设前,必须先完成调查核实工作,确保项目符合建设标准,时间和任务更是“紧上加紧”。

据巷子口交管站站长谢果红介绍,为尽早完成调查核实工作,李小清经常加班加点工作,牺牲了大量个人休息时间,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在李小清的带领下,公管站计划统计科于今年7月圆满完成各乡镇“四好农村路”项目建设前的调查核实工作。

群众眼中的好干部

干部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在巷子口镇省定贫困村官山村村民李志坚眼中,李小清就是一名做实事的好干部。李志坚在官山村发展了以种植猕猴桃为主的水果基地,但水果基地与村级主干道间只有泥土路,不管是水果基地向外运输产品,还是客户来水果基地看产品都十分不便,泥土路已成为水果基地继续发展的障碍。

李志坚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李小清带着卷尺和笔记本电脑,通过丈量泥土路收集路基数据、走家串户了解项目计划周边地区发展情况,完成了该村5条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项目建设前的调查核实工作,确保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目前,该村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项目已竣工通车,水果基地与村级主干道间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

据官山村村主任李政权介绍,该村共有1314户4674人,其中贫困村民227户670人,村上产业主要有花猪养殖产业和猕猴桃、柚子种植产业,产业发展离不开交通建设,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是打通产业发展“瓶颈”之路。

“项目建设前的调查核实工作,主要是调查核实项目周边地区是否有25户或100人以上居住,是否有成熟路基,是否有利于当地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方面。”李小清介绍,卷尺和笔记本电脑就是他的主要工作工具。在调查核实工作中,他都是先用卷尺丈量泥土路宽度,再将数据输入笔记本电脑汇总,最后与村干部、村民进行沟通交流,判断项目建设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家人眼中的大忙人

由于经常跑农村、加班工作,李小清“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家人眼中的大忙人。一年到头,李小清陪在家人身边的时间很少,休假的时间还没住在村上的时间多。据李小清粗略估计,他今年住在村上的时间有将近一个月。

今年7月份,李小清带领公管站计划统计科工作人员全面完成各乡镇“四好农村路”项目建设前的调查核实工作。按理说,李小清的主要工作任务已完成,可以抽出时间多陪陪家人,带家人外出旅游了。但看到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李小清又主动承担起西部乡镇“四好农村路”项目建设的督查工作。今年8月份,李小清正在读大学的儿子放暑假回家,希望其带一家人外出旅游,但被其以工作繁忙为由拒绝。

今年,沙田乡石笋村的“双投”公路项目全长6.8公里,政府投资200多万元、群众捐资70多万元,是全市建设里程最长、投资金额最大的“双投”公路项目,建成后将方便石笋村和邻村近万村民的交通出行。该项目9月6日动工建设,预计10月中旬完工。石笋村党总支书记张建福告诉记者:“李小清非常关心项目建设,每周都会来施工现场督查项目建设工作,我们的‘双投’公路是一条‘三最’公路,即领导最重视、项目投资最大、群众最满意的‘双投’公路。”

石笋村李家组村民徐再辉每天都会主动为“双投”公路项目施工人员端茶送水,她欣喜地说:“等路建好,我们外出就方便了!”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李先强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