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老粮仓镇党员联户激发新动力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龚再蓉 刘畅 编辑:陶湘 2018-09-26 16:32:57
—分享—

基层党员刘乔军把铁丝围栏送上门,助联系户拆除“空心房”。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图 记者 龚再蓉 刘畅)

“方便许多,蚊子少了,臭味没了。”在老粮仓镇金洪村,村民刘白桥对于自家“厕所革命”所带来的舒适便利有着真切感受。他家的厕所改造,是在当地共产党员刘乔军的动员和支持下完成的。像这样,在老粮仓镇,378名基层党员对口联系贫困户、信访户、社会贤达户、种养业先进户等群众624户。围绕“基层党建强化年”主题,随着“三亮两带”等举措的实施,这些基层党员与所联系群众,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农村环境“五治”、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党员联户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激发出全新动力。

他出钱出力出材料

帮联系户建好新居

搬进新居后,老粮仓镇长田村喻家组村民王爱仁一家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就此,一家人特别感激联户党员王仕奇。王仕奇30年前入党,对王爱仁家的联系帮扶已持续多年。前年,王爱仁家拆除破旧土砖房建新居,他送去4条香烟、500元现金和椽子、门框、门板等材料,发动亲友捐款2500元。动工后,他每天去工地一次以上,帮忙调度人员,组织购买建材,使王爱仁家的新居顺利建成。去年,一段100多米长的公路路基垮塌,令王爱仁等近30户村民出行受阻。现场察看后,王仕奇动员爱心人士捐款2万元买来水泥、沙子等材料,组织村民义务投工,将路基建好,近30户村民的出路恢复畅通。

“党员联户,是落实市委‘基层党建强化年’部署,充分发挥基层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深度融洽党群关系,推动全镇各项事业协同发展有效途径。”老粮仓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三亮两带”,则是该镇力促党员联户持续广泛开展的得力举措。其中,“三亮”包括亮身份、亮承诺、亮作为,“两带”即带头树立榜样、带领群众主动作为。为此,该镇广大基层党员以共产党员户挂牌、佩戴党徽等方式亮出身份,通过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等途径亮出承诺,在乡村振兴、农村环境“五治”、脱贫攻坚、热心公益、产业发展等工作领域主动而为,并动员带领群众积极实现作为,为镇域经济发展添注动力。

党员联户,党员示范,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喜人的带动效应,一大批群众典型脱颖而出。王专一是长田村大龙组的一名普通村民。今年5月初,大风将当地一张姓村民家的屋面吹烂。由于之前在外地打工时受伤,该村民当时行动不便。见状,王专一带头喊上几位村民,从自家拿出工具材料,上门义务将该村民家屋面修好。眼下,长田村刘家组村民王志雄家正在建新居,王专一主动找上门,免费赠送价值1000多元的檩条,为这个困难家庭减轻负担。采访中,这位年近古稀的村民表示:“家里还有一些椽子,也准备送给他家。党员在带头,我们做群众的也不能落后。”

他买来材料帮联系户

“治房”“治厕”

7年前,金洪村村民刘田清家建了一栋新楼房,并留下5间土砖房未拆。老屋新房隔得很近,人住新楼,老屋内则养些鸡鸭、存放农具柴草。农村环境“五治”工作启动后,由于觉得老屋“能作些用”,一家人不愿将5间“空心房”拆除。今年6月下旬,得知他家的情况后,联户党员刘乔军立即与村干部一起上门做工作。经过一个多钟头的动员,刘田清及其家人同意拆除“空心房”。此时,刘乔军当场承诺,将提供一些铁丝围栏和400元农资款,帮他家将拆除“空心房”后的地围起来种菜。一个星期后,刘田清家的5间“空心房”拆除到位。当天,刘乔军与妻子到他家帮忙,并送去4大捆共100多米长铁丝围栏和400元农资款。

刘乔军所联系的另一户群众刘白桥家境困难,他连续多年上门走访慰问,并动员、支持对方承包组上一口水塘养鱼增收。“7月初,就‘五治’工作的开展,镇里和村上都开了党员会。刘白桥家的旱厕属改造对象。”这位基层党员表示,自己在会场里就有了去帮一把的想法。一开始,对于“治厕”的事,刘白桥一家并不上心。刘乔军两次上门动员,从健康、发展等方面摆道理,并掏出400元钱解决水泥、沙子等材料费用,使得这个户子的“治厕”工作终于得以顺利实施。

“作为一名党员,就是要大力支持党和政府的工作。”在老粮仓镇,全面落实党员联户责任,刘乔军的观点颇具代表性。该镇农村环境“五治”工作,党员联户起到了重要作用,全镇今年规划“治厕”140座,已完成旱厕改造95座;“治垃圾”工作全面铺开,镇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分拣中心已经建成,重点在唐市、双藕、金洪3个村(社区)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减量,每村(社区)以组为单位开了户住会,建好了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分拣站,配备了保洁员、入户收集员和清运车辆,每户村民配备两个分类垃圾桶,建立实施长效管理机制;完成“空心房”拆除210户,为年度目标任务150户的140%;“治水”方面,禁养区畜禽规模养殖户全部退出;通过制订发放移风易俗工作考核细则,加强对村(社区)督查,引导出台新的村规民约,“治风”工作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蔚然成风。

他想方设法帮联系户

卖农产品找工作

在老粮仓镇星石村六组,喻志明是一位有着20年学龄的农村基层党员。同组村民喻祖兵家里底子薄,属建档立卡贫困户。其妻子李菊华是外地人,长期患病。在党员联户活动中,喻祖兵家是喻志明的联系对象之一。“搭帮他帮忙推销,土鸡卖了40块钱一斤的好价钱。”对于喻志明的帮助,李菊华和家人满怀感激。面对困难,一家人并不气馁,丈夫在外当泥工挣钱,李菊华在家干些力所能及的种养业。就此,喻志明通过微信朋友圈等途径,经常帮忙向亲友同学推销土鸡、蘑菇、红薯粉丝、茶油等农副产品,并且都卖了好价钱。

在当地,朱冬秋家是喻志明的另一个联系户。朱冬秋的父亲去世得早,母亲在世时长期患病,两个女儿读书花了不少费用,加上挣钱门路少,一家的日子过得相当困难。前年春季开学时,喻志明找朋友想办法,在长沙一所学校的食堂内为朱冬秋夫妇找到了工作,包吃住的同时,两人每月能拿4000多元的工资,寒暑假也有1000多元的生活补助,有了稳定的收入。去年上半年,其母亲熏茶叶时不慎失火,致使房屋被烧毁。随后,其母亲去世。在他家重建住房的过程中,喻志明义务助工10多个,还帮忙出了不少主意。今年上半年,朱冬秋的大女儿大学毕业,成为一名教师,一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像喻志明这样,通过党员联户等措施的全面落实,老粮仓镇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全镇前三年已脱贫的10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稳定,没有返贫情况出现;今年预计再脱贫245户。今年上半年,该镇贫困户有496人享受教育扶贫,48人获得公益性岗位,非省定贫困村257户得到“四跟四走”扶持,省定贫困村262户获产业扶持, 231户获金融贴息扶贫,32户纳入危房改造,43人享受大病救助。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龚再蓉 刘畅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