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云卷云舒中裹藏着岁月深远的思念。
也许,一缕清风不经意间把思念带回故乡。
在我童年的遥远时光里,溁湾镇上有一座古老斑驳的麻石拱桥,它承载着我美好的童年,任我一遍遍怀想。
石桥拱像弯弯的彩虹,两边有对称的桥墩,桥面与桥身相连处嵌压着一条褐色的铁蜈蚣,鼓着细小的双眼,微微张开的嘴边有两根弯须,长长的身子每一节上都横伸出长长的步足。这栩栩如生的百毒之虫来自何方?又为何被牢牢地镇压在这麻石桥上?幼年的我常常惊竦地从它身旁飞奔而过,把那解不开的疑团远远抛在身后。
石桥的一头连着水陆洲(橘子洲),那是我和伙伴们最惬意的游乐场。放学后,小脚丫追逐着白浪奔向沙滩,扇形的小贝壳,五彩的尖角螺丝,总能带给我们惊喜的欢叫。温软的沙子细细地滑过指缝,发梢,和风牵走一串串笑的脚窝。江边木排,夕阳的余辉倒映着妈妈洗衣的身影,把岁月拉得好长好长,那熟悉的捣衣声,蛙鸣声跃入洁白的浪花,携着缓缓而过的千张百帆,像极了旋律悠扬的和声,把妈妈的辛劳和爱意,揉搓到那望不到尽头的天水之间。
夏夜,星火流萤的夜晚,坐在湘江边的大木排上,轻摇一把扇,涛声哼鸣着一首首古老童谣,看一轮皎白月光亲吻婆娑的树梢,思绪拍打着轻柔的浪涛,摇晃出一个个美丽的神话。勤劳善良的牛郎与巧手织女隔着繁星点点的银河,倾诉着凄美的爱的誓言,又仿佛站在那麻石桥两端,等待那七夕之夜的深情相拥。还有清贫的砍柴郎刘海与俏丽的狐仙山中相见,终成眷属。那口口相传的古老戏文,把我幼小的心灵蓄得美好满满。
石桥的另一头遥望着岳麓山。我钟情山的洁净,厚重。巍峨青翠的山峦,带给湘江火热的情怀与温度。江水缠绕着山的爱恋,等待着山水与岁月的重逢。莽莽麓山融合了中华古文化的精华。儒,佛,道一山并存,和谐论道,开创了思想巨子,高僧名道,骚人墨客共同开拓的华美篇章。爱晚亭丹枫流霞,麓山寺钟鼓声声,梵音悠悠,岳麓书院弦歌不绝。朱张讲学论道往来江上,步履印着远古的沧桑。
这样的青山与碧水,成就了小石桥的拙朴与秀美。清晨,一抹晨曦微微天光,更夫敲着竹梆从岁月那头走来,沉睡的溁湾小镇苏醒了,睁开迷朦的双眼。独轮车隆隆滾过麻石桥面,空气中飘散着送公粮车夫的烟圈袅袅。中药铺,南食店,小学堂的木门吱吱呀呀推开了晨光,戏院里传来艺人吊嗓子的哼腔,清幽的佛堂木鱼声声,佛香悠长。若逢雨天,小桥上木屐得得声,粒粒清脆由远及近叩击着桥面。小贩们拉长的吆喝声,油纸伞下手挽竹篮的少妇大妈们,把石桥站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温馨的七夕之夜,暑热初散,小桥下蛙鸣鼓瑟,秋虫呢喃,清风拂过稻田,透着稻浪和泥土的芳香。小伙伴们盘腿而坐,细数银河北斗星,遥对树梢月一钩。冬日里小桥银装素裹,两旁的树梢上屋檐下挂着一串串晶莹的冰凌。寒雁呀呀,鸟儿在树丛和雪地间欢闹,我们在草垛边打雪仗,堆雪人,忘情地嘻戏,嘴里哈出热气圈圈,头上热气腾腾,那一刻,冰冷的世界融化了。
幽意盈盈动日夕,不经意间,那座搭载着我无限眷恋,令我一遍遍怀想的溁湾桥消失在沧桑变迁之中。一桥连东西往来达三湘的橘子洲大桥拔地而起。昔日的轮渡码头,汽车站,邮局,儲蓄所和诚德学校被高楼大厦,商铺所代替。扑面而来的现代化气息不由让人感慨万千。
秋风习习,吹开我心头的秘密。躺在故乡温馨的梦里,回味悄悄滑落的岁月诗行,我不忍,也不想醒来。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朱心焕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