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周小林正在为92岁的公公洗脸擦手。
□文/图 本报记者 张奇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传承千年,2018年7月30日,中央文明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吉林长春举行,现场发布了7月“中国好人榜”,我市道林镇金华村下兰组村民周小林以孝老爱亲入选“中国好人”。
细心照顾公公婆婆,事迹感动全国
“周小林真不错,如此用心,赡养老人,为村民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8月28日,记者来到了位于道林镇金华村的周小林家中时,她正在给92岁的公公擦手洗脸。当记者和周边邻居谈起周小林时,大家对其都是赞不绝口。周小林一直是村民口中“别人家的儿媳妇”似的楷模。
2011年,周小林的婆婆被查出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上开始不能自理,神志也逐渐恍惚不清。周小林就每天陪伴着婆婆,给她讲以前的事情,带她出门散步,就连吃饭都是她与老公谭霞林一口一口喂。婆婆的臀部生了肉疮,她毫无怨言,细心地给婆婆清洗伤口并换药。婆婆住院期间不曾请过陪护,喂水喂饭、清洗伤口、为伤口换药、 擦洗身体、接屎接尿等所有事情都是她亲力亲为。在婆婆生病期间,她自己身体也不好,好几次甚至一边打着点滴一边照顾病床上的婆婆。“对于丈夫子女,她是贤妻良母;对于父母,她绝对是孝顺的楷模。”据周小林老公谭霞林介绍,她嫁入谭家这么多年,从未与公婆红过脸,也不曾发生口角,更没有说过一句噎人的气话。
用自己的言行为当地村民做出“赡养”表率
家庭和睦是幸福生活的根本,赡养问题则是影响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2011年,村中有一户村民经常在赡养老人问题上发生口角乃至打架,夫妻双方争吵进入白热化,后来周小林将该夫妇二人接到自己家吃饭,她亲身示范怎样对待公婆,吃饭时给公婆盛饭、夹菜、舀汤,饭后给公婆泡茶,晚上为公婆倒洗脚水。
这对夫妻在她家待了一天,看到她是如何对待公婆的,回家以后逐渐反省自己,并慢慢改变了对公婆的态度,对于之前的过错向公婆道歉,一家和好如初!“我要以身作则,用自己行动作范本,不仅让自家和睦、姊妹团结,也要让其他村民处理好家庭关系,懂得孝老爱亲、尊老爱幼。”周小林说道。
百善孝为先
□龙健玲
百善孝为先。善待老人是每一个子女的责任,善待老人以身作则才会得到亲人邻里的认可和尊重。
周小林,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用一颗金子般的心,为我们所传递的是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好家风和正能量。7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印证着她的孝心,展现了一名农村妇女淳朴真诚的坦荡情怀,诠释着一个农村媳妇的博爱、仁慈、善良的美丽形象。她把讲孝、行孝当成生活习惯,以守护家庭“小孝”助力社会和谐“大孝”,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的时代赞歌。
行孝是善心的体现,爱心的写照。行孝是至高的道德,做人的风范。孝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都有责任将它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编辑:陶湘